據日經bp社報道,矢野經濟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全球柴油引擎乘用車市場的相關調查結果。該研究所指出,如果綜合日、美、歐各柴油乘用車市場的利好因素,到2005年全球柴油車銷量可超過750萬輛,到2010年將進一步突破千萬輛大關。
柴油引擎乘用車市場在市場需求方面以歐洲為重心不斷增長。西歐各國2002年的柴油車比例為40.3%,大約相當于1990年的3倍。今后,如市場環境及用戶喜好不發生變化,預計到2005年柴油車比例將達到45%。
在日本市場,柴油引擎車給消費者的印象不佳,1990年曾達5.4%的柴油車比例到2002年下降到了0.13%。不過,經濟產業省已宣布將著手開發符合環保法規的新一代柴油引擎技術,另外馬自達也將在日本市場投放面向歐洲市場的柴油車,上述舉措將有助于柴油車在日本的普及。矢野推測,根據今后采取的戰略,日本未來有望成為一個柴油車大市場。
北美市場方面,輕型卡車,特別是在多功能運動車市場,柴油車正在不斷增加,估計這種趨勢今后仍將繼續下去。2004年,德國大眾及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克萊斯勒集團將分別向市場投放“沙漠騎士(touareg)”(排量5.0l、v型10缸 )和“jeep liberty”(排量2.8l)。此外,美國福特還宣布將自行開發柴油引擎,拓展北美市場。
為了滿足日漸嚴格的環保法規,柴油引擎的技術開發將逐漸集中到用于降低尾氣排放的燃料控制系統優化上來。作為可同時減少粒子狀物質(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技術,現在有可降低尾氣排放量的“前處理”技術和可減少尾氣中有害物質的“后處理”技術。在前處理技術中,作為改善燃燒形態的方法,由共軌系統和大量egr(尾氣再循環)組合而成的均勻充氣壓燃(hcci)技術將會受到業界關注。至于后處理技術,在蜂窩過濾器(honeycomb filter)中放置催化劑的柴油顆粒過濾器(dpf)已經成為主流。在歐洲,為了達到2008年開始實施的歐v標準,據稱車輛必須配備柴油顆粒過濾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