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玲 溫旭濤)檢查人員“來了停,走了排”,與環境監管部門“躲貓貓”?想得美!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啟用專業無人機,使其成為環境執法人員的“千里眼”、開展監管的新利器。
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人機作為常態環境監察手段,重點用于監察廢水滲坑、露天堆場等環境違法行為,可對監察地區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對污染問題進行航拍取證。特別是無人機擁有成本低、高度靈活和穩定的優點,它能顯著提高環境執法人員對特定區域企業排污情況的直觀分析判斷能力,有效延伸了環境監管的深度和廣度,一經使用就讓一些因心存僥幸而偷排污的企業受到了懲處,參與執法行動效果良好。
環保執法只有越來越智慧,取得的效果才會越來越明顯。近年來,我市將科技手段作為加強環境監察監測、提升環境治理能力、推動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支撐。目前,全市共建有5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2個地表水環境監測站、1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與此同時,還在嘉北區域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在全市重點污染源安裝72套自動在線監測儀器,實現監測數據實時上傳;實施了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范化建設項目,在取水口、交通道路交叉處等重點防控區域建設了預警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水源地、供水廠和環保部門監控系統平臺數據共享。
來源:每日甘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