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預計會繼續下行趨勢,但二手車交易或有13%-15%的增長,達到1萬輛的交易量。汽車金融也會隨之上行。”易鑫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姜東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二手車金融做出了上述判斷。
然而,盡管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銷量下滑給汽車金融帶來機遇,但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一環,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卻因二手車殘值低、續航里程不足等問題發展不順。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汽車融資租賃競爭力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就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如何破局展開熱議。
二手車流通缺口帶來新機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1萬輛和148.2萬輛,環比下降40.4%和37.4%,同比下降17.4%和13.8%。可見,我國新車銷量頹勢不見放緩,車不好賣,但用車需求卻仍然存在。
“汽車市場在流通環節出現了較大問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新車銷售和二手車交易的結構性矛盾突出。”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車銷售近3000萬輛,但二手車交易僅為1300多萬輛。而美國二手車銷售每年為4000萬輛,新車銷售峰值僅為1萬輛,形成巨大反差。“顯然,我們的二手車交易量和新車銷量不匹配。有車的用戶都會面臨汽車置換,而目前我國二手車的交易環境仍難滿足汽車置換需求。”
在此情況下,如何“盤活存量,拉動增量”成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汽車融資租賃或可成為解決我國二手車市場痛點的“良藥”:利用金融工具,可以保證車輛快速進入二手車市場,批量制造優質二手車車源。而這劑“良藥”同樣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
綠狗租車運營副總經理范永躍介紹,以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共享汽車為例,我國新能源車型已經占到90%,目前總體規模廣義上有近20萬輛,“和歐美國家相比,我們的二手車市場雖有進步,但依然不成熟、不成體系。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市場的形勢更甚。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前景廣闊。到2025年,如果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1/3,保有量會相當可觀。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絕對不是小生意。”
殘值恐成掣肘
蛋糕擺在眼前,入局者只會越來越多。事實上,2018年很多金融機構也開始進入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領域,并且調低了新能源汽車的首付比例。但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仍存諸多難題待解。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制約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發展的最根本難題恰在新能源汽車本身。
“新能源汽車電池使用壽命和整車使用周期不匹配、電池衰減速度快,尤其是二手車殘值低等問題對新能源汽車的流通和購買影響巨大。”恒鑫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利鈞說。
姜東則表示,金融機構都擔心客戶違約,無法處置新能源汽車,這種擔心的本質還是新能源車的殘值問題。“不知如何界定新能源二手車殘值,是擺在所有融資租賃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
對此,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石柱華進一步解釋:“租賃物本身是整個交易的債權擔保物,起到債權保障的作用。當承租人不還租時,我們可以收回租賃物進行處置,但是如果新能源汽車殘值很少,電池消解很快,車收回來不值錢,保障作用肯定會受到影響。由于汽車租賃的客戶大多是個人,屬消費領域,很難采取其他擔保措施。”
多措并舉助力破局
那么,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又該如何破局?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汽車租賃的本質是車子本身,離開新能源汽車談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就是“無源之水”。
廣融達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高一翔認為,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關鍵突破點還是在電池上。首先,國家應將補貼消費者改為補貼汽車廠商,刺激新能源汽車電池研發,這是解決瓶頸的舉措。其次,國家應在電壓、電流、接口等方面出臺標準,做到各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電池通用。此外,我本人比較看好車電分離,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能夠通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車電分離,這才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春天。“屆時,我們不僅可以租賃汽車,甚至電池租賃也將是一門好生意。”
除解決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問題,另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可探索更多商業模式。“租賃物的范圍可以擴至整個新能源汽車生態鏈,從電池到充電樁以及相應的上下游產業。還要重視數字資產,發揮平臺力量。”
姜東判斷,未來1-2年內,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境況或會改善。
姜東進一步解釋,一方面,電池續航里程不斷提高,今年續航里程300-350公里的車型零售價已經低至12-14萬區間,價位較適中,會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另一方面,續航里程300-35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在3年后,做二手車處置時,里程衰減并不會太多。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有量的增加,汽車市場整體流通性會有所提升,二手車殘值也會得到一個更好體現。
來源:中國能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