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業一向為塞內加爾之重要工業,塞國生產棉花,1999-2000年棉花產量14,600公噸,2000-2001年之棉花產量20,400公噸,2001-2002年之棉花產量35,000公噸,2002-2003年棉花產量為32,063公噸,2003-2004年產量40,000公噸,因此塞內加爾之紡織品無論是布或者成衣,大部分均以100%棉成分為主,且以非洲文化特色之圖案印花為大宗。外銷則以歐、美地區之黑人為主要對象。
目前塞國紡織廠計有數家紡紗、織布、印染廠。成衣廠大部分均為小型加工廠。由于接單情況差,紡織廠之開工率約僅三至四成。塞國紡織廠雇用員工約二千人左右,每年布料產量約四千萬公尺。
塞國棉花工人約八萬人,所種植之棉花全部由唯一之棉花交易公司sodefitex負責銷售,大部分外銷,內銷約僅15%左右。近年來塞國紡織業每下愈況,面臨存廢問題,主因為政府主管單位無法提出有效輔導紡織工業之政策,現有之輔導中小企業方案無法落實執行。缺乏資金、融資困難、機器老舊、無營銷人才、二手成衣走私進口猖獗,每年走私進口成衣約為八千公噸。
塞內加爾紡織工業聯盟(federation des industries de textile du senegal, fits)主席mr. ibrahima macodou fall大聲疾呼政府加速拯救紡織工業,給予優惠租稅待遇、銀行簡化融資貸款、與先進國家合作引進新技術、培養人才、加強訓練、組團參加國際紡織專業展等,如此方可實際提升塞國紡織工業水平,與其它國家競爭。
政府表示將研究紡織工業振興方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塞辦事處亦將提供紡織業發展營銷策略等。惟本(2004)年底mfa到期后,歐、美等先進國家紡織品將無配額限制,全球紡織品貿易將產生重大變革。
mfa結束后,紡織工業將以低成本、高效率之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為全球紡織品主要供應來源,將使中南美、非洲效率較低、競爭力差的國家紡織業無法競爭,使全球產業分工愈加鮮明,無效率、無競爭力者自然淘汰出局。塞內加爾紡織工業是否可振衰起蔽,2005年應可揭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