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電力緊缺”的背景下,發電設備業呈現超高速發展。最新統計顯示,我國主要的8家電力設備生產企業紛紛大幅度提高了近兩年的生產目標,發電設備產量3年內將增長150%。有關專家指出,要謹防發電設備業超高速增長背后的風險。
據了解,在去年一片“電力緊缺”的呼聲中,作為上游產品的發電設備業經歷了一次超高速發展。去年,全國發電設備產量達到3700.6萬千瓦,較前年同期增長74.1%。預計2004年產量還將達到4500萬千瓦,較去年增長21.6%,全年生產60萬千瓦機組12套,而2002年僅生產2套。目前幾個發電設備主機廠手中的訂單都達到幾十億元,且發電設備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在市場不斷看好的同時,專家指出,電力設備生產企業要預防生產能力擴大后市場需求下滑所帶來的風險。從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最新報告看,我國主要的8家電力設備生產廠今年預計生產4134萬千瓦,而明年將突破5000萬千瓦大關,達到5477萬千瓦,發電設備產量3年內將增長150%。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對發電設備行業的高熱度發展敲響了警鐘。他指出:“20世紀90年代我國發電設備的平均年產量約1600多萬千瓦,2003年的年產量是3700萬千瓦,2004年、2005年主要企業的計劃更是高達4134萬千瓦、5477萬千瓦。短短幾年間,產量連年翻番。如此高速的增長,我們認為,除了還欠賬及經濟增長的推動外,其中可能含有不正常的成分,一是高耗能產業發展過快,二是可能與各電力集團搶占地盤有關。我們非常擔心現在的火爆是提前消耗了未來的需求,從而孕育著以后大幅滑坡的風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