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吸引了德、美、日這些世界汽車強國的企業紛紛來華進行合資合作,而且也對像加拿大這樣汽車業正在發展中的國家有著強烈的誘惑。日前,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apma)率領17家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工具和模具制造商的32名企業高官和商界人士,對中國進行了9天的訪問。
加拿大汽車工業代表團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中國汽車工業和市場的迅速發展,尋找與中國同行合作的機會。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會長gerry先生本人已是第三次來到中國,他說,中加兩國的汽車業有不少相同點,比如近年來雙方的零部件產業發展都非常迅速。而且加拿大的零部件對中國企業并不陌生。目前,上海通用生產的一些車型所用的零部件就是在加拿大生產出口到中國的。作為通用、福特的供應商,加拿大的零部件企業也要隨著這些整車廠在中國業務的發展跟到中國來。應客戶要求,很快加拿大的企業也要到中國來為長安福特生產的蒙迪歐車型配套。
2003年,加拿大共生產汽車250萬輛,是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國。目前汽車業是加拿大經濟重要貢獻者,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2%。談到加拿大汽車制造業的競爭力,gerry先生告訴記者,加拿大汽車企業在勞動生產率和組裝成本上比美國更具優勢。比如,加拿大每輛車的生產僅用23.25小時,比美國的效率提高7.3%。另外,加拿大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還擁有制造技術先進、從業人員素質高和不斷創新等競爭優勢。gerry先生說:“除此以外,加拿大汽車企業在和中國合作上不僅有政府的支持,而且我們的態度和方式也很靈活。”他還特別提到,此次前來中國尋求合作的加拿大企業幾乎每一家都有華裔加籍人才,就是為了跨越中加文化的差異,更好地與中國企業交流,促進合作的成功。
此次加拿大汽車工業代表團在上海和北京分別舉辦了研討會,并前往杭州、天津和廣州的企業進行了參觀。當記者問及中國之行有無協議達成。gerry先生坦率地認為,實地考察對他們幫助很大,但是短短幾天對于達成合作意向還顯得太短。另外即使有,企業也不愿現在就透露這些商業秘密。他風趣地說:“我們進行了良好的接觸,建立了交流的渠道,目前正處在追求期呢。”
當問及gerry先生:加拿大企業此時才到中國來,有沒有覺得晚了一步?gerry先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說:“我不覺得來晚了。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汽車市場將達到1000萬輛的規模,也就是說6年間還會有600萬輛的增長。雖然我們錯過了前兩年的時間,但現在也不算太晚,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發展。我們期待著盡快加入到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中。”
關于加拿大汽車工業的幾個數據
2002年,加拿大汽車產值達660億加元,零部件產值達330億加元。在加拿大建有的整車企業有戴-克、福特、通用、豐田和本田,生產的車型有轎車、皮卡、suv和mpv,品牌有花冠、凌志、別克、雪弗蘭、道奇、克萊斯勒、福特f系列等。整車廠和89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都集中在安大略地區。加拿大的輕型車裝配量占北美自由貿易區的16%。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