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徐工集團重型機械廠傳來喜訊,該公司2003年主機銷售達到4700臺,銷售收入突破31億元,工程起重機銷量和銷售規模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并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220多家單位個企業中首家突破30億元的企業,與1999年銷售收入3億元相比,徐重四年四大步,以奇跡般的發展速度,使企業規模激增十倍,這相當于在四年重新打造了9個新徐重。
今年起,我國工程起重機行業開始全面執行關稅、非關稅最終約束協議,中個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平等競爭已真正拉開序幕。但這并不意味著如同挖掘機等行業,國內企業將全面“城池不保”因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尤其近幾年在徐重等企業突飛猛進發展的推動之下,國產工程起重機業羽翼漸豐,已具有直面國際強手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從零至3億元徐重用了56年,從3億~30億元徐重只用了四年。
突破30億元對徐重來說是一個新起點,但面對國內市場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內外競爭的日益加劇,徐重把自己的目標定位在更高的層次上,即“做世界級企業,鑄世界級品質”,并真正成為“中國工程起重機、高空消防車的領跑者和國際市場備受關注的知名供應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