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國家的能源安全,從國家能源戰略的角度考慮,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產業化。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陳清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談到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重要戰略意義。
陳清泉院士一九九○年任第十屆國際電動車會議總主席,并在世界電動車巨頭的擁護下創立世界電動車協會,陳清泉教授被譽為世界電動車三大權威之一。
陳清泉在談到電動汽車的進展情況時表示,去年的八六三計劃的電動汽車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研的三種類型的車———混合動力轎車、純電力轎車客車、燃料電池轎車客車,都完成了功能性的樣車工作,進一步走向了性能樣車的工作,為最終走向產業化樣車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表示,電動汽車的產業化遇到的問題多且廣。電動汽車實現產業化,要各個部委聯合推動。在國家支持層面上,制定國家燃油稅,排放標準,加強基礎設施都是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基本條件。
陳清泉表示,我們國家是貧油的國家,當出現特殊情況時,交通會遭到很大的打擊,如果電動汽車得到普及,煤、核能、水資源都可以產生電力。電動汽車的普及,對國家安全是非常有意義的。
陳清泉說,電動汽車是清潔的高效、節能、可持續的二十一世紀交通工具。同時,經過改造以后,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在排放標準可以提高一個檔次,從歐二達到歐三甚至歐四,更有利于保護環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