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食品、飲料、調味品、保健品、包裝品的要求不斷增加。目前國內食品制藥機械中有25%~30%是國外產品,國內食品制藥機械企業具有本土化優勢,在成本、價格和售后服務方面優勢明顯。但是,要提高食藥機械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是科學規劃、強化服務。建設具有食品制藥機械特色的產業基地,積極向政府反映,要求政策對工業用地審批手續從簡,提倡優化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高標準建設好輕工產品專業園區。加快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進產業快速發展。
其次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了企業的技術手段和自動化程度,企業必須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資源,通過信息網絡和計算機技術提高綜合運作能力。推廣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光、機、電一體化,使最新信息技術在現代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提高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再次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培育、使用和管理。加強對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人的培養。現在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其核心就是人才實力,只有擁有一流的人才,才能擁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制造出一流的產品,才能搶占市場競爭制高點。
第四是加大商貿流通工作力度。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充分發揮流通的先導作用,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新型流通業態,推動連鎖經營向多行業、多業態延伸,向區外市場拓展。注意開發物流需求,打破物流分割,構筑物流信息平臺,塑造多層次、多類型的集中配送格局。提高會展的水平,吸納科技信息,推出企業名優產品,搞好售后優質服務,提高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拉動會展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加速中國食品制藥機械的發展創造濃厚的商業氛圍。
最后是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發揮信息化對工業化的重要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對工藝、裝備更新改造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技改項目的支持。
當然,僅僅做到上述工作還不夠,還要在創新上下功夫:
一是制度創新。其核心內容是兩個方面:一是產權制度。鼓勵和引導上規模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和完善內部法人治理結構。二是管理制度,做到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引進一批具有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善經營會管理的職業經理人,這是企業制度創新特別是管理制度創新的關鍵。
二是技術創新。要推進技術創新,就要鼓勵和引導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進行技術、人才、品牌的優化組合;要建立研發中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其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吸收先進技術,形成后發優勢;還要同全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和聯合,尋找解決技術支撐和技術依托問題的有效途徑;加快建立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和各類技術創新中介服務體系,促進科技和經濟的有效結合。
三是市場創新。關鍵要抓好兩個方面:第一是營銷依托載體要從單一向多元發展。大力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網上銷售、虛擬經營等營銷手段。第二是市場拓展要從以內為主向外發展,大力發展國內和國際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