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水力機械的常近時委員現在是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早在兩會之前,他就提出了加快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機電設備國產化步伐的建議,本次政協會議,他更是在提案中大聲疾呼,希望國家能加強大型水輪機的基礎性研究,盡快改變目前中國在此領域的嚴重滯后的局面。
據了解,我國電力裝機總容量已超過3.5億千瓦,其中火電比重超過70%,電網的調節能力差,供電質量與可靠性不高。為改變這種狀況,國家近期將著手興修一些大型抽水蓄能水電站。預計到2010年我國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將達到700萬~800萬千瓦,且多為經濟性良好的高水頭電站。但是,由于我國在大型高水頭抽水蓄能水泵、水輪機方面幾乎沒有制造經驗,近期擬修建的抽水蓄能電站,水泵、水輪機大多計劃從國外進口。
談及這個問題,常近時顯得憂心忡忡。他告訴記者,我國從用外國產品建第一個抽水蓄能電站至今,這么多年過去了,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極少,尤其在高水頭、大容量抽水蓄能水泵、水輪機的設計、制造、運行等方面的自主科技成果幾乎是空白。現在我國建抽水蓄能電站基本都是買外國貨,就是自己修一個基坑,到國外買人家的設備裝。但是包括機器運行之前的調試,外國人都不讓看,再加上自己沒有進行技術開發,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只能永遠買下去,永遠受制于人。
據了解,日前我國的水電站多為水頭低于200米的中低水頭水電站。而在高水頭電站領域,日、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進步突飛猛進。日本人正準備搞700米水頭以上的抽水蓄能機組,這是非常尖端的技術。常近時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國在這方面與國外的差距,就好比是別人在飛快地跑,而我們在慢慢地爬,而且爬的積極性還不夠高。這就會導致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常近時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抽水蓄能電站還很少,總裝機容量在200萬~300萬千瓦左右,而常規發電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在8000萬~9000萬千瓦。現在我國正在進行水電大開發,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紅水河等六大水電基地,到2020年,水電裝機總量將從目前的2000萬千瓦增至8020萬千瓦,這里有近半數的水電站將裝備大型高水頭混流式水輪機。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為此,常近時建議,要加快這一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增加技術儲備,在自主研究的同時加強與國外的合作。即將修建的若干個大型抽水蓄能水電站,可以在引進國外設備時,采用機組國內外聯合招標、聯合設計與制造等方法來推動相關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常近時提醒說,基礎性研究非常重要,否則,即便通過捆綁招標等方法把別人的研究成果拿來,也很難掌握,很難消化。
常近時說,我們現在關注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問題,并不是說買國外的設備多花了多少錢的問題,意義絕不僅僅如此,而是一個國家到底能不能發展你自己的工業體系,涉及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