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本田在春節期間用432小時一舉完成基建改造任務,為今年24萬輛產能奠定了基礎。目前廣州本田正對新生產線做細部調試、磨合。進入3月,廣本產量已提升為600輛/天,以后將以100輛的速度逐月提產,7月達到日產1000輛。據悉,從第一輛廣本車下線,到今年3月底,廣州本田共計生產達30萬輛。
110臺機器人使廣本產能提速
從去年12萬輛向今年24萬輛生產體系的跨躍,廣州本田花了一年的時間。春節假期,廣本全面啟動24萬輛生產體制的切換;經過充分的準備,廣州本田在平時做好每個改造的重點接口的實際準備工作,為春節期間一舉實現432小時內改造100多個項目和迅速恢復正常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在廣州本田新擴建的生產車間原有的組裝生產線已延伸一倍,雅閣、飛度、奧德賽等車型在流水線上緩緩行進,廣州本田的員工有條不紊地加裝零件、檢測系統。
焊裝車間經過北擴和東擴后,面積從原有的1.3萬平方米增加至1.6萬平方米。最為顯眼的是,車間里還迎來了85臺負責搬送物件和進行點焊的機器人,使這個車間里的機器人超過110臺。這些機器人使廣本的生產效率和產能得到了發揮。
326億元的"規模經濟"
廣州本田從1999年建成投產至今,奉行"少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的宗旨。與當時國內大型汽車企業投資上百億元有所不同,廣州本田初期僅用了不到2億美元,在原廣州標致的舊廠房里,形成了年產3萬輛的生產規模,每萬輛投資當量僅相當于國內同類廠家的30%。廣州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曾慶洪說,廣本當時講的不是"規模經濟",而是"經濟規模"。投產當年,廣本即實現盈利,2000年產值超過90億元,2003年產銷額已達到230億元,年產量達11.7萬輛。
24萬輛改造完成后,今年廣州本田產銷將達20萬輛,銷售收入預計為326億元,將位居國內轎車生產企業第四。日產千輛的速度,也將使廣州本田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六年內力爭年產30萬輛
"24萬輛生產體系的建立,不僅僅是生產數量上的簡單增長,它將對廣本現行的一整套生產管理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對廣州汽車工業的發展起到全面促進。"曾慶洪表示。
目前,廣州本田的產品國產化率達到60%以上,其中廣東本省和上海地區提供的零部件最多。24萬輛的產能意味著廣州本田零部件的采購量將比現在增加一倍以上,這不僅會吸引更多日本本田的配套廠家到廣東設廠,還將為廣東本地廠商提供大量機會。目前,輪胎、座椅、小型焊接、小型充壓件等都是由廣東企業提供。
曾慶洪表示,廣州本田今后每年保持至少一個新產品,每年規模都要上臺階。2010年將達到30萬輛的年產量,形成1.0至3.0的完整系列產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