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東省企業出口貨物因“質量不符”、“錯過銷售季節”等原因被退運共計4964.9萬美元,比上年增加了60%!而海關統計官員透露,這種勢頭今年以來仍有增無減。
一富貴竹貿易商道出憂慮,美國近來又修改了進口技術標準。美國富貴竹主要從中國進口,其中90%來自廣東,新標準的出臺可能使廣東竹商再次遭殃。
遭殃的當然不只是竹商。去年廣東因各種技術壁壘遭退運的商品涉及到各類產品,一向占出口大頭的機電產品成為最大的退運商品,而農產品受“災”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據海關的統計數據,廣東農產品去年受國外技術壁壘等原因影響被退運的達112起,共計202萬美元,增長87.6%,涉及到蔬菜、水果、食品罐頭等。
今年是中國入世第3年,一些發達國家紛紛通過提高技術壁壘來限制中國產品進入。國內相關外貿公司如不及時采取措施應對這些技術壁壘,其產品很容易遭到退運。
事實上,去年中國被退運的出口貨物種類繁多。出口退運呈現“三多”:退運企業明顯增多,由上年的815家增加到994家;退運票數顯著增多,由上年的1794票增加至去年的2261票;退貨品種進一步增多,所涉及海關8位數商品編碼由上年的770種上升至去年的845種。
被退運的機電產品最讓人心驚,共計3664.5萬美元,大幅增長1.2倍,占出口退貨總值的73.8%,產品主要有移動電話基地站、程控交換機、摩托車、空調等。
來自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退運最為嚴重,增幅分別高達1.9倍、98.2%和2倍。據了解,被美國退運的主要有液晶顯示器、家用縫紉機、穩壓電源和摩托車;被歐盟退運的主要有體溫計、藥品和燈具;被日本退運的主要有未改性乙醇、加熱器、空氣加濕器及增濕器。
其中,廣東民營企業遭受了慘重的損失,近5000萬美元退貨值中有一半落到了它們頭上,出口退貨金額達2355萬美元,猛增3.1倍。
一些小貨主說,由于退運費用過高,貨物一旦被退運往往直接在當地拍賣或廢棄。據悉,大多數農產品都是這樣被處理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