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大酒店,這家位于長沙市芙蓉中路的四星級賓館的19樓,正對電梯門的是“長重機器”這四個大字,黑色的材質在射燈照耀下愈發有簡約而厚重之感,一如該企業的辦公室氛圍。
3月18日,湖南長重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簡稱長重機器)的接待室里照例坐滿了來訪者,他們中有來自河南的請求產品代理的經銷商和來自上海的供應商,正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緊張而熱烈的談話。
但事實上,這家去年8月8日才在湖南省工商局注冊的民營重工企業的產品尚未面世。在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麓谷工業園區,占地600多畝的黃土地上,長重機器的廠房正在日夜建設中。
“6月份廠房將建設好。”長重機器的副總經理賀釩語速極快且富節奏感,“8月份將正式投產。”
從克拉到百噸:鑫豐的重工情結
“之前我是在深圳某著名投行工作。”賀釩毫不掩飾自己的張揚,對從投行身份到重工實業高管角色的轉換極度自信:“在重工這個領域,民營企業至少還有20年光輝歲月。”
賀的理由是,隨著國家基礎產業:鋼鐵、電力、水泥等持續向好和以港口碼頭為代表的現代物流裝卸業的勃蓬發展,作為中國工業化核心動力之一的裝備制造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花樣年華”。“雖然現在國家發改委對鋼鐵、水泥等產業表示出了過熱的預警,但國家調控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讓這些產業更加有序并充分地發展。”
賀的理解是,包括裝備制造業在內的重工業“持續發展幾十年都沒問題”。
基于這種認識,總投資達3.5億元、一期投資2億元的重金就轟轟烈烈地扔向了麓谷,長重機器要在這片黃土地圓自己的一個重工夢:“長重機器將立志成為中國自動化港口和連續性散裝物料輸送系統的領跑者。”
一個散裝物料輸送系統重量高達上百噸,是真正的重工產品。但有意思的是,投身到這個行業之前的民營資本賴以發家的卻是輕得不能再輕的物品——鉆石。
長重機器是由湖南華天集團和香港鑫豐集團各自注資2500萬元成立的合資公司,鑫豐集團的核心公司鑫豐投資公司主營業務是鉆石加工、批發和零售。直到現在,在長沙不少商場鉆石專柜都還擺設有鑫豐投資公司加工設計制造的鉆石。
鉆石的毛利是一般工業品不能比擬的,由極輕到極重,鑫豐集團在重工領域能掘到如意的第一桶金嗎?
“普通重工產品賺取微薄利潤的概念已成過去式,像長重機器生產的散裝物料輸送系統的毛利是相當驚人的。”賀釩舉例佐證,2003年三一重工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880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2.08%;實現主營業務利潤84849.3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1%;實現凈利潤32479.99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77%;每股收益高達1.353元。從年報上分析,其產品利潤率是一般輕、重工業領域的企業無法企及的。
三一重工產品的高利潤一方面是緣于國內固定投資連年大幅增長帶來的足夠大的空間,另一方面是因為三一重工的某些重工產品處于相對寡頭壟斷地位而帶來了高額利潤,如三一的輸送泵在國內市場份額高達40%,與中聯重科一起把握著該行業的話語權。
“現代的重工企業是資金、勞動、技術密集型企業,注定該領域的進入門檻是很高的。”賀釩說,以連續性散裝物料輸送系統為例,由于“三密”的這種特性,該領域此前一直是被民營企業視為畏途。“華天和鑫豐兩家投資方實力雄厚,資金當是無憂。”而且即使是在比較專業的重工領域,長重機器從事的也是一個“偏門”,產品之間分類很細對專業要求相當高。“所以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家外資進入該領域。”
長重機器是第一家進入該領域的合資企業,也是民營資本第一次嘗“螃蟹”。
之前在該領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國有企業:大連重型機器廠、哈爾濱重型機器廠、長沙重型機器廠、長春發電設備總廠和上海水工機器廠,但這其間效益好的卻只有二三家,像長沙重型機器廠就整體被湖南海利集團收購了。
在長重機器看來,與正在謀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國企相比,民營資本帶來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方面的優勢就是得以快速成長的最大利器。
“2年之內要達到12個億。”賀釩雄心勃勃,目前這個行業至少有超過100億的市場規模,而長重機器產品的純利能做到二位數。
從三一到久潤:集體性重工沖動
一只腳已踏在重工路上的長重機器,內心滿是對一個新奶酪的憧憬。比長重機器更快,湖南久潤已經走在重工路上。
上月,湖南久潤機械有限公司開始在省會主要報紙上打出鋪天蓋地的招聘廣告,提供從總裁助理到裝配鉗工的數百個崗位。用這種“地毯式轟炸”方式,湖南久潤正式宣告自己已經在重工路上收獲到了第一桶金。
春天的長沙雨花區花橋,久潤工業園給記者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仿佛是一個10年以前三一的翻版。已經初具規模的廠區,整整齊齊擺放著混凝土輸送泵,而這正是三一重工當年賴以迅猛崛起的當家產品。
久潤的風格似乎也在刻意模仿著三一,對于媒體的采訪做出種種禮節性的回避。但有久潤公司員工透露,公司就是一家民營企業。而從長沙市雨花區政府得到的消息也表明,這家去年成立的公司銷售勢頭不錯,已經在全國鋪開了銷售網絡。
翻開三一重工的發家史,從三一材料賺到了起步的第一桶金后,面對中國正在迅速升溫的“高層建筑熱”,三一重工的創始人梁穩根在幾經權衡后,一個猛子扎進了混凝土輸送泵這個領域。
三一的高層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過,選擇輸送泵是選對了機會。最初中國的混凝土輸送泵市場全是大象、施維因等洋品牌的天下,洋品牌高昂的價格、極少數國有品牌落后的服務體系讓三一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賀釩時不時拿長重機器與三一重工相比,同樣是處于市場需求的井噴期、對手同樣是價格高昂的洋品牌和質量、服務等方面極待提高的國產品牌,“三一的確是民營資本進入重工領域的樣板。”
今年2月,湖南海利集團與長沙重型機器廠正式簽約:海利集團出資2億托底收購長沙重型機器廠。改制重組后的長沙重型機器廠將搬出位于樹木嶺的老廠區,在長沙市經開區重新購地進行新的創業。
“盡管面臨著資金、改制等種種難題,去年長沙重型機器廠還是接到了5億元的訂單,但由于生產能力不夠,只完成了近3個億的產值。”長沙市經貿委辦公室丁主任介紹。所以長沙重型機器廠紀委書記閻玉明信心十足地表示:“在這么強勁的市場需求面前,長沙重型機器廠在改制重組完畢后,絕對還會投入巨資繼續從事該行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