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高速增長,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產業的發展基礎,呈現出非常強勁的市場需求。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如何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成為現階段的焦點議題。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作為中國汽車和機械行業準備在6月北京車展前期,舉辦“首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家年會暨汽車電子信息化國際研討會”。
年會的一大亮點是屆時將公布汽車零部件行業三大調研報告,以此重新認識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力,推動我國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
從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汽車消費市場、汽車整車企業和上游零部件配套企業關系的演義過程,就是價值再造的歷史。尤其是在中國成為世界增長速度最高的汽車消費大國以后,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中國4萬家相當規模的零部件企業、十萬家加工企業,如何通過整合以創造更大的價值,不僅僅是零部件企業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更是一件關乎億萬消費者利益的大事。
為給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提供客觀的國際參照標準,樹立符合行業發展潮流的標桿企業和產品,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今年為此課題投入了大量資源,在參照了國際相關評價體系之后,結合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特點,制定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競爭力研究領域第一個全面的綜合評價體系。
該評價體系的建立得到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支持,參照了國內外重點汽車集團的供應商評價辦法(通用、福特、本田等),以及企業競爭力研究的國際成果世界經濟論壇、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標準普爾企業評級和財政部企業績效評價標準等 。
根據這一評價體系,所產生的三份調研報告不但詳盡分析了國內02~03兩年以來銷售額達到一億元以上的全國重點零部件企業集團、零部件企業,和企業主營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和各項要素的競爭力,還根據企業兩年來的各項經營指標年增長速度,關注企業未來的成長性,以適應快速多變的行業發展格局。
據課題組組長,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陳大軍副秘書長介紹說:“只有用發展的觀點重新認識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力問題,才能幫助企業充分地把握競爭的主動性?!备鶕u價體系建立的思想,競爭的促進作用和競爭的成果可以根據行業各項指標平均提高水平來衡量。競爭的優勝作用可以用競爭力綜合水平的變化程度和方向來表示。競爭的劣汰作用可以用評價對象數量占行業對象總數量的比例來衡量。此次調研為零部件企業提供了獨立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零部件企業要做大做強,“大在那里、強在何處”的獨立見解,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家的決策提供了一個相對完善、角度新穎的參照坐標。
目前課題組正進行當中的“全國十大零部件企業集團綜合競爭力”調研報告,將如實記錄和展望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的發展道路,為企業樹立全面的發展觀起到積極作用,并將著力推動我國在3-5年內,建立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集團的發展目標。
“重點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調研報告”和“重點零部件企業主營產品競爭力調研報告”將主要研究重點零部件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并按主營產品原則將所有重點企業產品納入五大項三十六類的考察范圍,根據企業產品的綜合集中度(市場份額),測算出各企業主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地位。重點企業的各項指標將反映在矩陣式表格中,以便重點企業之間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此兩項報告的目的是,對全國重點零部件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要素競爭力和主營產品競爭力水平進行監測和預警以推動集中、整合、專業化的行業發展目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