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至29日,國際電信聯盟第16研究組(itu-t sg16)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全體會議,由中國聯通研究院陶蒙華博士主導的首個民用無人機國際推薦標準itu-t f.749.10 “民用無人機的通信服務需求”獲得全會一致通過。
itu-t f.749.10標準對無人機的通信服務框架、通信系統需求、無人機的編號及其標識認證、飛行控制及飛行數據傳輸、任務載荷涉及的數據、音視頻/圖像的傳輸和通信信號中繼等需求進行了描述和說明,并且歸納總結了10種典型的工業和消費領域的應用場景,基于這些應用場景,目前還沒有一個全球或者區域標準組織制定了有關民用無人機的通信服務標準。本推薦標準提出了基于運營商的4g和5g網絡,采用成熟的“一機一碼/號”認證方法,可以有效實現對無人機的遠程測控,解決無人機的“黑飛”和監管需要的技術手段。這些內容與工信部出臺的《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研究制定民用無人機數字身份識別規則、技術方案,實現“一機一碼”;引導企業通過加裝通信模塊實現民用無人機可識別、可監視、可管理”一致。
在這次會議上,陶蒙華博士還成功新立了一個項目:f.cuav-lx “requirements for logistics express delivery based on civili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基于民用無人機的物流快遞需求)。基于民用無人機的物流快遞具有(1)方便高效、節約資源;(2)成本低、調度靈活;(3)產能協同和運力優化;(4)服務于海角天涯和(5)極致體驗、創新增值服務的優勢。目前京東、順豐、迅蟻、億航、菜鳥、中國郵政、蘇寧、朗星、帆美、優偉斯等國內企業,以及亞馬遜、dhl、谷歌、flytrex等國外企業都有無人機物流的計劃和試驗,在電子商務日益成熟和完善、并且應用也普及的情況下,本推薦標準將為上述企業開展物流快遞業務提供一般性的技術指導和規范性的建議和需求,實現從各自研發到技術標準和運營體系的無界互通,邁出第一步。
另外,去年12月,在itu-t sg20會議上,中國聯通合作牽頭y.uav.arch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trollers using imt-2020 networks"(應用imt-2020網絡的無人機控制器及其功能架構),該標準涉及到支撐層面的控制識別、控制監控、控制匹配以及應用層面的飛行狀態顯示、服務質量、公共信息分發、擁塞管理和任務管理等以及接入5g網絡的控制認證和授權等,將助力推動5g網絡應用于垂直行業提供一個實實在在的案例。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