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生產的最大動力,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對機床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國和世界最大的機床進口國。需求中更以數控機床,特別是加工中心增加最快。2003年我國加工中心進口達5132臺,6.31億美元(2002年分別是3320臺和3.6億美元),分別增加55%和75%。2003年我國加工中心進口有以下幾個特點。
--加工中心首次超過特種加工機床成為機床進口中金額第一的產品。
2003年我國進口數控金切機床21.8億美元,其中加工中心要占6.3億美元,即29%,已上升為數控金切機床進口的第一大項。
--高檔加工中心進口增速高于普通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和龍門加工中心進口增速都較高,而臥式加工中心的進口增速更為突出。
--加工中心進口來源較為集中。
主要進口來源是日本、德國、中國臺灣和韓國。從2003年數據看,由日本、德國和臺灣地區進口的數量之和已占82%,金屬占73%。從臺灣地區進口的主要是立式加工中心和輕型龍門加工中心。臺灣地區的立式加工中心平均單價僅5.27萬美元(2002年平均單價5.5萬美元);龍門加工中心平均單價僅16.7萬美元(2002年平均單價19萬美元)。用戶如能拿到免稅待遇,有時甚至比祖國大陸生產的價格還低。這對內地生產的加工中心沖擊較大。2003年從臺灣地區進口加工中心數量超過祖國大陸加工中心生產總值。進口的龍門加工中心來自日本、德國、中國臺灣和意大利的數量、金額占到了98%。
--韓國機床正在迅速崛起。
2002年,我國從韓國進口加工中心僅88臺,875萬美元,而2003年進口加工中心達517臺,7100萬美元。數量和金額分別增長488%和712%。
韓國正以發展汽車的辦法在大力發展機床。在cimt展會和國外著名機床展上均可看到他們的氣勢。大宇重工已在爭取成為2005年cimt攤位面積最大的外商企業。韓國機床進軍中國起步較高。他們看準中國市場對中高檔加工中心的需求,不但推出立式加工中心,同時也大力推出臥式加工中心。2002年臥式加工中心在我國僅銷24臺,2003年已銷106臺;立式加工中心2002年銷62臺,2003年已銷365臺。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立式加工中心平均單價竟比日本還高(按2003年數據,韓國為95303美元,日本為70396美元)。
由于用戶對加工高效率的需求,加工中心是目前數控金切機床中發展最快的品種。在我國也體現在加工中心消費的迅速增長上:2002年我國加工中心消費約4100臺,2003年則達6500臺,增長6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