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持續蕭條的陰霾下,德國充斥著需求疲軟、政治體制僵化以及商業環境束縛手腳的言論。與之相比,普茨邁斯特公司(putzmeister)的表現卻令人耳目一新。
這家位于南部城市斯圖加特附近的建筑機械制造商,不僅生產出世界上最長的機動混凝土泵,體現了德國高超的傳統制造工藝,而且引人注目的是,它還是該國目前出口猛增的例證。
積極利用美國、亞洲等繁榮市場
普茨邁斯特公司首席執行官欣hinrichmahlmann說,進入2004年以來,海外訂單“強勁”增長,為此公司預計今年要增加雇員10%。他說:“德國是質量的象征。就像德國車,人們愿意花高價購買?!蹦壳?,海外銷售已占其產量的90%,而10年前僅為60%。近日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證實,很多公司都像mahlmann那樣,拋開疲軟的國內經濟,轉而利用美國和亞洲等地更加繁榮的市場。
與一年前同期相比,3月份德國出口增長近17%,是上世紀50年代有記錄以來增長最快的月份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商品出口增長近9%,而整個2003年的數據顯示,德國正從美國手中重新奪回出口大國的地位。
隨著出口的增長,人們希望其能夠引導德國擺脫經濟蕭條,創造就業機會,并抵消消費者信心不振對國內需求的影響。構成德國工業支柱的家庭控制的公司,如普茨邁斯特,看來正再次成為經濟復蘇的領導力量。
德國商業銀行(com鄄merzbank)的分析師卡car鄄olahunger-siegler說:“德國出口的表現越好,生產能力就越能得到充分利用。希望通過增加收入和投資,對國內經濟產生影響?!?/p>
歐元升值帶來不利影響
當然,形勢亦非一片大好,也有不足之處。先以貨幣為例。首先,由于近來歐元堅挺,德國出口的美元價值大幅提高。隨著歐元升值的幅度越大、時間越長,消極影響就會顯現,德國商品的昂貴價格會嚇跑海外買家。
另外,德國只感受到出口增長帶來的部分好處。企業的趨勢是生產也要向海外轉移,以利用東歐等地的廉價勞務成本,并減少在德國創造的經濟價值。在普茨邁斯特今年計劃增加的210個職位中,只有50個在德國,但該公司去年確實已增加過國內雇員。電子工程巨頭———西門子公司(siemens)上周宣布,計劃未來3至5年內向中國投資10億歐元,促使其在該國的銷售額翻一番。
向低工資的國家外包業務,現在是發達國家的普遍現象。但對德國的影響看來尤其明顯,因為不論是在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東歐都與其聯系密切,特別是那些家庭公司不敢進軍亞洲市場。德國正走向“市集經濟”,把由產地日益多樣化的零部件生產出的產品銷往全世界。
正如重型工程業所表現出的,近來積極的跡象不斷增多。慕尼黑國際建筑機械交易會的會展面積達50萬平方米,在世界同類交易會中是最大的。今年它共吸引了41萬參展者,創歷史新高,其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海外。如果你想購買世界上最長的機動混凝土泵,德國是不二選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