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是挪威的傳統產業之一,至今仍在挪威海事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挪威造船業面對國際競爭愈加激烈和國際市場份額逐漸下降的困境,大規模向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產業、船舶設備制造產業轉移生產能力,并最終得以生存下來,但仍嚴重依賴于國內市場。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大型船舶、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海上鉆井平臺都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建造的。由于船體建造成本過高,且造船能力有限,最大只能建造45000噸(載重噸)的船舶,挪威造船業總體缺乏競爭優勢。
石油、天然氣和航運等相關產業是挪威經濟的支柱力量,是挪威國家收入的重要來源。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挪威不得不維持一只龐大的商船隊,并保證船隊和造船業的現代化、高效和裝備精良。船東和造船廠不斷尋求先進的、節省勞力的設備和系統,不僅是為了滿足發展中的商船隊的需要,更是為滿足日益擴張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的需要。
截止2001年7月,挪威的外貿商船達到1730艘,5150萬載重噸,價值約210億美元。同時,挪威的海上移動平臺達到53座,價值約50億美元。
一、市場分析與銷售展望市場分析造船業是挪威的傳統產業之一,至今仍在挪威海事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挪威造船業面對國際競爭愈加激烈和國際市場份額逐漸下降的困境,大規模向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產業、船舶設備制造產業轉移生產能力,并最終得以生存下來,但仍嚴重依賴于國內市場。
挪威海事產業是其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也是世界上最具綜合性的海事產業,涉及船東、經紀人、保險和金融服務、評級機構、造船廠、船舶傳動設備制造商、海事教育機構、海事研發機構、海事管理部門和海員協會,等等。
挪威擁有450萬人口,不及全球人口的1/1000,卻占有世界貿易的1/100,并擁有全球第四大商船隊,控制了全球噸位的1/10。
在挪威船東擁有的商船中,約2/3懸掛本國國旗,其余的懸掛其它國家的國旗(方便旗)。挪威船東在油輪、散裝貨輪、化工品輪船、天然氣輪船、汽車輪船和客輪等領域的活動非常活躍。
截止2001年7月,挪威的外貿商船達到1730艘,5150萬載重噸,價值約210億美元,平均壽命為13年。同時,挪威的海上移動平臺達到53座,價值約50億美元。
挪威船東同期在建的還有104艘船舶和6座海上移動平臺,價值約51億美元。其中約80%將注冊為挪威籍,37%是在挪威造船廠建造的。
挪威船東共雇傭16000名挪威船員和48000名外籍船員,并直接創造了60000個岸上工作崗位。這對一個僅有210萬勞動力的國家顯得十分重要。挪威的基礎設施產業不僅包括造船業和修船業,也涉及船舶經紀公司、海運銀行,以及世界上最復雜和最多樣化的海運技術和設備產業。
航運業和油氣產業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專業化的離岸領域創造了大量新的機遇。一系列的離岸服務、產品和程序已經隨著航運業的發展而獲得起步和發展。挪威目前占有全球15%的離岸石油相關的海事活動。
要強調挪威航運和海事交通服務市場的重要性,就不得不提到全球最大的三家船舶經紀公司中的兩家都在挪威;挪威的金融機構和銀行提供了全球海事金融服務的10%;挪威保險商占有全球12%的海事保險市場;挪威評級機構(detnorskeveritas)的業務涉及全球商船噸位的15%;oslo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航運股票交易所,主要國際船東公司的約30%都在該所上市。
oslo是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和離岸油氣類股票交易所,航運和離岸油氣公司的市場份額(按價值計)高達22%。目前已有60多家航運和離岸油氣公司在該交易所上市,達到美國股票交易所上市航運和離岸公司數目的近2倍。在oslo上市公司750億美元的股票總值中,航運和離岸油氣類股票占170億美元,其中近70%控制在美國和英國投資商手中。
懸掛挪威國旗的商船、由挪威航運公司控制或管理的商船,在世界范圍內從事貿易活動,但很少在挪威港口逗留。歐盟是挪威航運業的最重要市場,為挪威帶來一半以上的商船航運收入。美國是挪威航運業的第二大市場。在2001年,挪威船東和造船廠從美國進口了價值約3億美元的船舶、海事設備、離岸設施設備。
在挪威造船廠接受的訂單中,約一半來自于離岸油氣領域。此外,挪威制造業產量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與離岸設施相關的,離岸領域的投資降低和衰落都會對挪威工業領域帶來極大沖擊。
在過去幾年之內,挪威的貨運交通業發展較快,其中海路和公路運輸的噸位均有增長,但鐵路運輸的噸位出現下滑。目前,在挪威的貨運總量中,公路運輸占近49%,海運占44%,鐵路運輸占7%。但在挪威的國際貨運總量中,海運占88%,處于絕對主導地位。
銷售展望挪威的所有造船廠、船舶設備制造商和供應商都致力于尋找新的方式,來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率,并樂于評估任何可使自身更具競爭力的系統或設備。在今天,與過去的資產運營者相反,大多數成功的船東在做出購買決策時都更大程度地分析設備的整體生命周期成本。
目前,挪威造船業向建造需要先進信息技術的具有一體化電子控制系統(從貨物處理到技術報告)的高度復雜化的船舶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客戶需要從單個供應商手中獲得多系統的一攬子產品和服務。
對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來說,挪威造船業中下列領域的需求較大:cad/cam/cae系統、計算機輔助物流系統、產品數據管理系統、文件管理系統、工程管理軟件、船舶自動化系統和產品、環保產品和技術、仿真軟件和服務。
二、競爭分析國內生產挪威擁有一些大中型造船企業和眾多小型造船企業,相互之間競爭十分激烈。只有不到50家造船廠具備建造100噸(總重)以上船舶的能力。大多數造船廠都位于挪威西海岸。挪威的造船廠都歸私人所有,其中一半以上的造船廠僅有不到100名雇員,約1/4的造船廠擁有200名以上的雇員。
船舶建造和維修是挪威造船廠組織生產的基本方式。較大的造船廠可生產多種不同類型的船舶和航運業或離岸油氣產業的相關產品。但是,只有為數不多的造船廠具備這種綜合性生產的能力。對大多數造船廠來說,專業化已成為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如上文中提到,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很多造船廠轉向生產離岸設施。在過去幾年之內,優先建造離岸儲備船只、更集中地建造多用途的離岸儲備船只的造船廠在經營上最為成功。同時,很多造船廠在化工品輪船的專業化生產中獲得成功。專業化在研究船舶、高速輕金屬渡船(雙體船)等領域內也十分流行。捕撈船舶生產在挪威造船業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很多挪威公司在國際船舶和船舶設備制造市場上都處于領先地位。例如,kvaernergroup是世界上游船、lnf/lpg輪船、集裝箱貨輪的主要生產商之一,在挪威、芬蘭、德國和美國等國家都有造船廠;akeryards是歐洲另一家大型專業化船舶建造商,在挪威、芬蘭和德國都有造船廠;umoegroup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事設備和造船公司;kongsbergmaritime是國際一體化導航系統、船舶自動化、船舶控制和仿真領域的有力競爭者;rolls-roycemarineas是世界上發動機、動力設備和甲板機械的主要供應商;detnorskeveritas(dnv)對全球15%的船舶進行分級評定;jotunas(生產海運蓬布等)在全球擁有25家工廠,產品用于全球約15000艘船舶,在該領域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挪威造船者協會(norwegianship-builders)是一家銷售和營銷組織,由40家挪威造船廠組成,共涉及4000名勞動力,掌握有可建造各類船舶(最大可達4萬噸者)的各種設施。一些造船廠可建造噸位更大的船舶,但主要滿足北海地區日益發展的海上油氣產業的需要。
盡管挪威擁有大量造船廠和船舶設備供應商,但其船舶和船體建造的大部分市場逐漸被一些亞洲造船廠搶占,大量本土公司正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形勢。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挪威船舶設備產業機構不合理:小型企業過多且相互之間缺乏協作。
工資水平和生產成本過高是挪威造船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批評家們普遍認為,這是制約挪威造船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保持國際競爭力的主要障礙。在另一方面,挪威海事研發機構、船東和造船企業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共同致力于搶占新的開發和革新的前沿位置。技術革新和專業化發展已成為挪威造船業的主要競爭優勢,也是挪威造船業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下及時調整生產重點的主要原因。
第三國進口目前,挪威國內的造船廠正受到亞洲造船廠的強烈競爭壓力。在2001年7月份,在挪威船東訂購的110艘船舶中,有37艘是在挪威國內建造的,19艘是在日本建造的,17艘是在中國建造的,15艘是在韓國建造的。大部分大型油輪、浮式生產儲油輪和主要的船體建造都是在亞洲完成的。
美國的市場位置行業資料顯示,約100家美國造船企業和海事設備供應商通過當地的分銷商進入挪威造船市場,其銷售的產品主要包括導航系統、電子產品、程序控制系統、電子管、水泵等。在2001年,挪威船東和造船廠從美國進口了價值約3億美元的船舶、海事設備和離岸設施設備。盡管美國造船廠和船舶設備供應商繼續從挪威客戶接到船舶訂單,但其生產更集中在離岸油氣相關領域的設施設備,而不是商用船舶上。kvaernergroup經營著剛完成現代化改造的kvaerner費城造船廠,在美國市場上十分活躍。
三、終端用戶分析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挪威國內船舶產量(而不是離岸油氣相關的船舶和設備)的3/4是由外國客戶委托完成的。挪威造船業的國際市場份額在過去四十年里持續穩步下滑。
在今天,成功的船東在做出購買決策前傾向于分析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成本。當挪威船東訂購的新船正在亞洲或歐洲其它地區建造,他們對船用設備的類型選擇具有決定權,特別對機械、導航系統、電子儀器、操作系統等設備更是如此。對入新進入挪威造船市場的廠家來說,進入賣主名單(通常掌握在大部分航運公司手中)是極為重要的。
對挪威造船業以及離岸產業購買的所有設備,質量都是十分重要的。挪威已采用iso9000質量標準。這些質量保證和控制政策和程序已被廣泛應用,以確保設計圖案根據iso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