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上海鋼材市場上的冷熱軋硅鋼片因市場資源緊缺,行情大幅攀升(低端及電爐坯熱軋硅鋼片除外),受其影響,給電氣企業特別是電機行業企業成本消化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應對貨緊價揚,下游企業"各顯神通"。
目前,市場上以牌號為"50ww-600(原50w-470)"和"b50a470"的硅鋼片最緊缺,怎么辦?有的電機廠以"50ww-700(相當于原50w-540)"或以"50ww800(相當于原50w-600)"替代,通過做對比試驗,在確保電機功率、負載、溫升等主要質量指標合格的前提下,以較低牌號替代,既解決了資源又降低了成本(一般來說,"高、中、低"牌號之間,每檔價差在200元/噸左右)。當然,這也是出于無奈,一旦市場上供應正常了,還是用原先的牌號。
冷熱軋硅鋼片通用的企業則采取了另一種思路:"以熱代冷"。如熱軋硅鋼片(必須是轉爐坯料)"dr-470"、"dr-450"、"dr-420"中高牌號熱軋硅鋼片,其性能相當于冷軋無取向硅鋼片"470"、"600",而其價格如"dr-470"(滬產,批量優惠出廠價不到6000元/噸,"dr-450"僅約6000元/噸,"dr-420"約7000元/噸),它與冷軋無取向硅鋼片之間噸價差至少1500元甚至2000元。以一個電機廠月耗300噸計,"以熱代冷"可以節支采購成本約50萬~60萬元。
一些中小電機廠為了按期交貨,千方百計采購冷熱軋硅鋼片三角料、條料等材料,以解燃眉之急,它的采購成本僅是整料價格的1/3~2/3左右。
此外,無取向冷軋硅鋼片的"讓步產品"最近也"熱"起來了,所謂"讓步產品"是指材料質量如磁感、鐵損等與正品是一樣的,無非是其表面層有些劃傷之類的缺陷,其噸價比同規格、同質量正品低100~200元。為維持生產,倒也不失為救急方法之一。
種種跡象反映了無取向冷軋硅鋼片價格在高位運行情況下,下游企業確實承受能力有相當困難,故近期內無取向冷軋硅鋼片行情以穩定為主,充其量是穩中有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