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05年9月14至21日,世界機床制造商將聚首德國漢諾威,參加機床、工具、模具制造、軟件、表面處理、配件、廢料處理以及相關服務的工程技術創新生產的國際盛會--2005歐洲機床展覽會(以下簡稱2005漢諾威e-mo)。2005漢諾威emo是由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和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聯合主辦的。
展示全球最新技術成果在全球機床生產中,歐洲占總產量的50%,亞洲占41%,美洲僅占9%。從消費量來看,歐洲和亞洲旗鼓相當,各占全球的約40%。歐洲超過一半的機床"消費"為進口,美國的機床進口比例更是超過了60%。然而亞洲的進口數額只占其機床總"消費"的40%。與亞洲相比,歐洲對進口的開放度更大,因而對全球的制造商來說,歐洲的貿易伙伴更具吸引力。
自1975年歐洲機床協會(ceci-mo)創立伊始,歐洲機床展覽會(emo)每逢單年在漢諾威、米蘭和巴黎輪流舉辦。
歐洲機床展覽會對于那些想展示先進技術,招攬潛在客戶的參展商們來說是重要的選擇。在過去,幾乎所有突破性的生產工程技術創新成果都是在歐洲機床展覽會首次亮相,因此,歐洲機床展覽會還是無數制造商的創新原動力。參觀歐洲機床展覽會同樣也是全球機床工業用戶的必然選擇,來自歐洲、亞洲和美洲的生產專家等專業觀眾可以在歐洲機床展覽會迅速、全面地了解最新技術,看到最完整的生產創新成果展示。2003年,歐洲機床展覽會定下了2015年前的新一輪展出計劃:2005、2007、2011和2013年將在漢諾威舉辦;2009年和2015年將在米蘭舉辦。從參展商數量和觀眾情況看,漢諾威emo向來是歐洲機床展覽會三地展會中規模最大的。新的辦展計劃將進一步鞏固歐洲機床展覽會作為世界金屬加工和機床領域超級大展的地位。
德國機床工業復蘇德國的機床制造商憑借其尖端的產品,滿足了全球客戶對產品性能的高要求,從而在歐洲,乃至全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國是世界最大的機床出口國,其次是日本和意大利;德國是世界第二大機床生產國,僅次于日本;德國是世界最大的機床市場,占全球銷售額(目前為320億歐元)的13%。以上種種數據充分說明德國機床受全球客戶的廣泛歡迎。
德國機床工業在經過兩年時間的舉步維艱后,現在終于重新回到增長軌道。據不完全統計,德國機床工業在2004上半年產量增長了10%,國內銷售增長了16%,國內消費增長了10%。盡管進口業務仍然低迷,但這些數據顯示,德國機床企業已經加快了投資力度。預計今年德國機床進口將有2%的年增長,這將反過來提高國外供應商在德國市場的業務投入。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樂觀預測,其2004年全年增長率將由4%擴大到8%,總銷售額將達到98億歐元,2005年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2005漢諾威emo前景是光明的,除了上述的產業背景之外,還有其他因素的有力支持。
位于歐洲中部的德國漢諾威市交通十分便捷,其有利的地理條件使漢諾威成為了歐洲機床展覽會的理想舉辦地。而歐盟不斷發展壯大的大背景也使參展商有了日益擴大的銷售市場。歐洲機床展覽會幫助參展商以逸待勞,省去了奔波于無數地方性展會的麻煩。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和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合作辦展多年,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了參展商和觀眾可以享受到最佳服務,取得最理想收益。近年來漢諾威博覽中心不惜巨資改進場館設施,完善配套服務,與世界上其它展覽場地相比,漢諾威現已成為歐洲機床展覽會的最佳舉辦地。
2001漢諾威emo盛況空前漢諾威上次舉辦歐洲機床展覽會是在2001年。2001漢諾威emo打破了參展商數量、展出面積、觀眾總數等各項紀錄,共吸引了2,300家參展商參展,其中超過半數來自德國以外的38個國家,最大的國際展團分別來自意大利、瑞士和中國臺灣;展會總面積達193,000平方米;前來參觀的197,000名觀眾中有35%來自德國以外的63個國家,歐洲以外地區的最大觀眾團分別來自印度、美國、日本、巴西和中國。
2001年漢諾威emo的展品范圍包括:銑床、加工中心、車床、精密工具和金屬板材加工機床等。觀眾普遍反映較好,2/3的觀眾認為展會"非常成功",另有24%的觀眾對展會表示滿意。2001漢諾威emo可以堪稱世界機床工業的第一平臺。
由于開展時間是在美國遭受了恐怖襲擊后,這使2001漢諾威emo的成功舉辦更顯得來之不易、讓人印象深刻。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因此深信,2001漢諾威emo將為2005年展會定下成功基點,2005漢諾威emo將延續2001年展會的輝煌。
2005漢諾威emo凸現技術趨勢規模超大的2005漢諾威將廣泛涵蓋所有生產工程技術領域,展會將被分為幾個板塊,便于觀眾迅速找到感興趣的展品,從而進一步加強展會的整體吸引力。2005漢諾威emo主要看點包括:自動化已成為許多工業用戶的關注焦點,特別是在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整合系統(即融合機器人、影像處理系統和精密物料搬運各項功能的機械)對機床的需求量很大。同時,結合多種加工步驟,可方便迅速轉變功能,適用于生產多種產品的靈活機械概念是觀眾迫切需要了解的。而如何進行流程整合和重新裝配是廣大汽車工業用戶的主要問題。
除此之外,用于單項加工流程并具有精密技術的機械也是生產工程技術領域的一大趨勢,這種機械可以限定功能范圍從而使技術運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新材料的加工(比如纖維合成物和陶瓷制品)成為了未來制造技術的熱點,迅速制定標準、迅速制造模具可以極大地縮短新產品的上市時間。另外,微型化、微生產和潔凈室技術盡管目前運用范圍有限,但蘊含巨大的潛力,今后幾年最主要的任務是:如何運用這些新的應用技術以滿足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需要。
展會熱門話題還將包括基于傳感器的機械零部件監控、刀具磨耗的自動糾錯,以及通過手機、互聯網及其他媒體進行遠程信息診斷等。
這屆展會上,最能集中體現技術發展趨勢的亮點活動是,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與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聯合舉辦的"未來生產的新機床"技術轉化論壇,將展示共80個科研機構及企業的12個課題成果。同期舉辦的海報展示將進一步聚焦新技術和新機械理念。
中國企業的重要選擇德國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機床供應國之一,2003年德國占中國機床進口總額的14%,僅次于日本和臺灣;同時,德國也是中國第二大機床出口國,占中國機床出口總額的7%,僅次于美國。
中國已成為德國第二大機床出口國,占德國出口總額的11%。2003年德國向中國出口了價值5.31億歐元的機械和零部件,其中主要有加工中心、研磨機、銑床、齒輪加工機床、車床和沖壓鍛壓設備。2004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更是史無前例地增長了41%,中國已成為了德國機床制造商最主要的市場,把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美國趕到了第二的位置。
中國的制造商們正在努力增強自身的國際市場競爭力。2001年29家中國企業在漢諾威參展,這一數字比此前4年增加了近5倍。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預計,中國供應商將組成大展團參加2005漢諾威emo,從而樹立聲譽,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國際機床市場中的地位。
鏈接
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漢諾威emo的主辦者。110多年來,位于萊茵河畔法蘭克福的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一直是德國機床工業的風向標,代表著德國機床工業的利益。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下屬的分支機構共有280個成員。成員企業的機床銷售額約占德國機床銷售總額的90%。
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有著80多年的辦展歷史,是專業生產工程技術展會的始作俑者,在承辦金屬加工展覽會方面積累了無人能及的豐富經驗。"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的展會"即是展會質量的保證,早在1977年,協會就代表歐洲機床協會(cecimo)成功承辦了漢諾威emo。
德國機床制造商協會主辦的其他展會還包括:從1980年起舉辦的杜塞爾多夫國際金屬加工市場展覽會和從2004年起舉辦的慕尼黑國際金屬加工市場展覽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