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浙江新昌日利實業有限公司來說,1997年創建、主要生產倍捻機,而這樣的開端只是趕上了機遇的尾巴。特定產品的黃金期已過,又身處民營紡機企業林立的浙江省新昌縣,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發展,談何容易?
然而就在這種狀況下,8年來,經過不斷發展和創新,日利公司逐步形成了獨特的產品技術規格和特色,在織造準備機械、印染聯合機械、汽車自動空調傳動機構等三方面具備了較強的開發和生產能力,成為新昌縣行業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2003年銷售收入達4250萬元。
公司董事長李勇實事求是也不失自信地坦言:“在新昌,與泰坦、日發這些大企業比,我們是第二集團軍。但在這個集團里,我們一直保持了穩定的發展。這些都得益于對于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
新昌縣日利實業有限公司創建于1997年,固定生產原值約1500萬元,凈值1390萬元,現有員工152人。主要產品有捻、并、絡、倒、紡、印染聯合機械等6大類15個系列品種,以及汽車用相關產品。公司自2003年開始建立erp管理系統,在質量保證方面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目前又開始導入iso14001管理體系。公司領導重視科技開發投入,2003年共投入科研經費276萬元,約占企業銷售額的6.5%,全部用于新產品開發和技術部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完善。經過努力,今年公司已被浙江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李勇董事長說:“隨著中國加入wto,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特別是對于我們公司這樣一個起步較晚、規模效應和綜合實力尚不能稱強的企業來說,要求有更多更好的產品被開發出來,只有這樣,才足以參與國內外的競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為進一步適應產品升級的需要,新昌日利機械工程研究開發中心于2003年5月成立。這是在公司所屬開發部的基礎上,專聘了浙江省紡織機械工業協會、浙江工程學院5名知名專家教授為主要技術顧問組建而成的企業二級實體。現有管理、紡機、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應用等研究開發人員13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8人。另外直接用于產品設計開發的電腦8臺及相關配套的軟件、繪圖輸出設備等,目前已全部應用電腦cad進行二維平面設計和三維產品造型設計。“中心”成立后,日利公司在完善改進原有系列織造準備機械的基礎上,改變產品單一化、大眾化、技術含量偏低的狀況,規劃每年開發一二個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心”成立以來,已先后成功開發了rl202捻并機、rlfa503細紗機、rlyr6001熱風拉幅定型機等新產品。特別是rl202捻并機,集倍捻機的加捻系統和高速并紗機的并紗系統為一體,突破了常規并紗、絡絲設備與加捻設備錠數比必需20:256的框框,把倍捻機和并紗機(絡絲機)本需兩三個機型的工藝流程合并為一機,省略了絡、并、定型等工序,縮短了織造準備工藝流程,用戶在設備購置、用電、廠房等方面可節約大量的費用,制成的紗線達到出口標準。該機于2003年通過了省級鑒定,其紗線誤切率和卷繞容量等技術指標處國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在研發新產品的同時,“中心”在現有產品的研究與改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rl310g化纖倍捻機、rl398a短纖倍捻機兩類機型屬老產品,國內尤其是浙江的新昌縣曾大量生產,由于質量、價格等原因再加上近年來市場出現疲軟,有的廠家干脆放棄不產。“中心”則集中精力于去年下半年對機型著重從傳動系統、錠子、外觀等方面作了整改,成效顯著,設備質量達到了出口水平,經俄羅斯等國內外用戶近一年使用無一例質量投訴。今年上半年,僅rl310g型機以其優越的性價比日利公司就產銷近800臺,成了省內生產化纖倍捻機最多的廠家。據介紹,目前公司正在實施年產500臺出口倍捻機新昌縣重點技改項目,投資額達1500萬元。其中投資8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底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項目二期今年下半年也已啟動,明年將規劃建造綜合大樓和研發中心。李勇董事長說:“屆時,公司高新技術產品的設計開發將更專業化,生產制造也將更加規模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