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參加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的代表就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合作及發展進行了研討。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光祖: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品牌,一流企業賣專利,超級企業賣標準。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要想成為全球生產基地,一要加快集團化建設步伐;二要加快產業化合作,使眾多的小企業得到大發展;三要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協作,建立技術合作平臺;四要把握市場變化,加快新產品的開發;五要開展多形式的對外合作;六要注重外向型企業的建設;七要加快產品后市場的建設;八要使企業盡快成長為學習型的企業。
●中汽協專家委員會委員鄧述心:汽車行業已經呈現向全球采購。系統開發、模塊化供應發展的趨勢。但這并不是把自己的配件貼上標簽就可以推向市場,這其中還需要做很多實事,模塊化供貨的開始也就是全球采購的開始。實際上,隨著國外汽車品牌進入國內市場,零部件配套企業只有找政策、找相互的合作點,進行聯合開發,方能盡快走向全球市場。
●北京航空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高峰:我國有一百多所大學設有汽車專業,與中國汽車工業的零散有些類似。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具有專業化、社會化的特征,需要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產、學、研,汽車及零部件的發展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走專業化分工之路。
●中汽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榮惠康:要大量利用民資,汽車行業國有改制的成果是歷史條件形成的,民營企業將會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力量,現在國內車價和零部件價格一降再降,民營企業要重視研發能力,中國汽車的崛起要從高技術崛起。
●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楊志平:當前,在中國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里,國產零部件的配套比例述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由于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新品種層出不窮,需要國內零部件生產企業加快自主研發步伐,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展有限公司單春榮:全球零部件市場一體化趨勢正加速形成。據統計,今后三四年,世界汽車跨國集團及零售市場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采購計劃總金額將達300億至500億美元,這是國內零部件產業難得的機遇。大力發展和培育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進一步發展該產業的迫切需要。
●中汽協零部件部主任閆建來:國外企業對國內零部件企業在is09000等認證方面能達到什么標準還存在疑問。實際上,國內的許多企業早已通過甚至超過了美國、日本、歐洲等各種系統的標準。國內企業由于自主開發能力差、缺乏國際貿易經驗,加上許多企業不愿公布相關信息,是國外企業對國內零部件企業認知不夠的主要原因。
●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周振華:目前全球汽車生產已朝著小批量多品種方向發展,產品生命周期較短。為了適應市場變化,目前往往幾個廠同時生產幾個零部件或一個廠同時為幾個主機廠提供同種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生產已由大批量配套半徑理論逐步讓位于全球范圍采購。國內汽酉己企業應盡快提升研發能力,盡快適應這種變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