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北疆電廠獨家發布:ar智能眼鏡助力發電廠生產管理智能化——2019年智慧電廠論壇(一期)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2019-03-29 09:48:46
關鍵詞:
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沈軍在2019年智慧電廠論壇(第一期)分享了《ar智能眼鏡助力發電廠生產管理智能化》,這個演講主題是首次并獨家在本論壇發布的。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又為北疆電廠,是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也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確立的國內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單位,北極星電力網、電力頭條app將對大會進行全程直播。
直播地址:2019年智慧電廠論壇(第一期)
沈軍:希望這個演講的主題能給大家有一些收獲,還有一些,通過實施這個項目,有一些感想和一些啟發。
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大家先介紹一下。
先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情況,因為我們要助力公司的生產管理智能化,首先要看看我們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我們公司叫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大家又習慣叫國投北疆電廠,是由國投電力控股、天津市能源集團公司和常金長蘆漢沽鹽場參股的公司。我們項目負擔海水淡化,是我們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和示范項目,也獲得過很多國家級的榮譽。
我們循環經濟是怎么循環的呢?給大家介紹一下。
火力發電,大多數,很多地方都是選自在哪兒呢?有一個必須條件,要有充足的淡水。而我們這個電廠建在海邊,建在一個缺水的地方,我們把發電廠這么一個用水大戶變成一個造水大戶,怎么造水的呢?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們是燃煤火力發電,通過煤炭的輸入產生電能,中間會產生灰渣。大家都知道,這個灰渣,現在可以利用了,之前是電廠的一個重要的垃圾處理的東西。現在我們變廢為寶,把它做成環保建材磚。
發電過程當中產生的廢熱,給它抽出來,把海水淡化,把海水通過熱化蒸餾,蒸餾成可以達到蒸餾水的品質,可以直接飲用。
然后濃縮出來的濃鹽水,我們把海水蒸餾出來以后,有一部分是淡水可以直接飲用,有一部分變成了濃縮鹽水。鹽分提高了5倍,正好旁邊我們的參股股東是四大鹽場之一,直接把這個濃鹽水送給他們,他們就直接制鹽。大家知道我們吃的鹽都是曬出來的,現在用我們的濃鹽水就可以制作鹽。
現在又是一個熱電聯產,大家知道現在國家的藍天保衛戰,原來的供暖鍋爐已經取消了,要求我們電廠也務必要供暖,北疆電廠實際上是一個熱電聯產的循環經濟項目,真正是把垃圾變廢為寶,吃干用盡的一個項目。
我們二期工程是2013年核準的,去年裝機的,我們的裝機規模是400萬,因為現在淡化水送出問題,目前只投入了20萬產量,同時向濱海新區供熱供暖供氣。
我們的淡化水,應該說有很大的突破了,可以直接向市政管網供水,送到居民家中,天津的老百姓很多喝的都是我們的淡化水。
供熱情況也是,我們從2016年對一期進行了改造,二期投產后,今年實現了首次供暖。
環保改造,我們2015年就實現了超低排放,改造后四臺機組的相當于之前一臺的排放量,這個表上充分說明這樣一個改造的效果,應該說比燃氣排放還要低。
第二個方面,介紹一下北疆電廠的智慧電廠,應該說我們北疆電廠也是處在天津這個位置,應該說也是我們集團對外的一個名片,所以說對于廠的管理,還有信息化的水平要求也是比較高,也是緊跟著時代的前沿。2016年底,就啟動智慧電廠的調研和規劃。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調研和規劃,在去年已經初步形成了建設方案。
我們單位認為要建設智慧電廠,應該至少具備四個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第一個方面,就是叫生產的智能化。其實現在智慧電廠,大家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和定義,但是我想大家對于“智慧”這兩個字,剛才東南大學的教授也都做了一個很權威的解釋,大家都能意會這兩個字的含義。生產的智能化,剛才說的這些故障診斷也好,運行優化也好,設備智能管理也好,我覺得都是生產智能化的其中一部分內容。
其實生產智能化,現在大家在電廠的都知道,其實最大的,如果說最難解決的問題可能就是狀態檢修。狀態檢修如果說能實現,那么對電廠的檢修模式應該說是一個巨大的顛覆,應該說為火力發電廠檢修成本的降低也起到一個非常巨大的作用。因為現在電廠除了燃料成本之外,很大一部分成本是在生產的檢修和維護上。如果實現了這種生產的智慧化、智能化,應該說給電廠日常的維護會減少很大的不必要的投入。
第二個方面是管理的高效化,如何高效。我們電廠應該說對這個方面做了一些提煉或者概括。
第三個方面就是成本的數字化,運用云大物移的技術,先采用基礎的技術,再建模,再利用大數據的技術去分析,怎么分析?分析我們的成本、外部形勢、利潤空間,為我們現在的電力市場改革,實現競價交易,還有大客戶的直接交易,這都需要成本,都需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成本,邊際成本也好,或者說你的營運成本也好,我想很多電廠現在的成本能很精確地用數據來支撐的話是很好的。
第四個是市場客戶化,因為我們北疆電廠雖然是一個電廠,但是我們是要建成綜合性能源基地,當然我們有水,有電,有熱,有氣,以后還要發展上岸業務,還有一些新能源業務,所以我們要用這種信息技術手段,對這個客戶做出快速的響應,對于每一個客戶制定相應的方案,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這四個方面應該是我們公司所理解的,或者認為我們北疆電廠要達到智慧電廠應該說至少要實現這四個方面,當然肯定不限于這四個方面。
接下來是今天要講的重點,就是ar智能眼鏡怎么助力我們發電企業生產管理的智能化。
先從背景開始,還是安全,今天下午有好幾位都講的是安全的方案,為什么大家對安全方案很關心呢?因為安全是第一位的。無論是什么企業,如果沒有安全,那就沒有效益。
對于我們這個單位來講,隨著二期的建成,四臺100萬,還有很多的設備,設備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傳統的兩票管理模式,即使現在上了erp,很全面了,兩票的管理實際上還是電子化,它的本質是沒有改變的。只不過在erp系統里面有標準庫去辦理,最后到現場,實施的時候還是要打印出來,還是拿紙質的去干。我們要提高兩票的規范性、安全性,我們必須要使用現代化的手段來進行管理。
我們這里是ar智能眼鏡是對兩票,尤其是操作票這一塊做了這么一個項目。我們去年做了這個項目,目標就是通過可穿戴的設備,與我們的erp系統用戶信息,還有設備開關的編碼無縫集成。有三個目標,一是要建立完整的標準的操作票,標準化、流程化、移動化、可視化、實時化、智能化的操作。實際上這“五化”就概括了這個項目的收益,或者說這個項目的特點。
第二個,我們通過掃描二維碼和機械鎖的結合,確保操作過程當中的安全,并且現場操作結果實時回傳erp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個方面,要創新完善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通過科技手段降低公司安全管控風險,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管控水平。
工業級智能眼鏡其實就是一個頭戴平板電腦,當然它前面有一個屏幕,相當于是6.5寸的大屏,通過那個小屏可以看到里面的內容,就是一個頭戴計算機,它跟安全帽是無縫固定的。
這個也是ar的相關性,這一個眼鏡有上百個發明專利,目前來講是世界級比較先進的ar產品。
ar眼鏡的五大核心應用,一個是遠程專家指導,戴上它之后,可以遠程,有一個后臺可以看到你這個眼鏡所看到的內容,跟你這個戴的人可以實時通話,又能看到視頻的,所以它可以進行遠程專家指導。還有數據實時獲取和分析。還有一個是工作指令可以下達,還有一個是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查看文件,還有移動表達,可以通過這個去填。
ar的項目應用,實現現場操作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我們智能操作票系統并沒有改變操作票本身的業務內涵和規程的要求,而恰恰相反,它是按照我們行業的操票規程來做的,所改變的是業務的工作模式。原來拿紙質票,現在戴著安全帽就去干了。戴上它之后,通過屏幕可以看到,實時化,跟我們的erp系統實時交互,智能化,全語音操作,能夠降噪等等,現場環境再嘈雜也不會影響他,更不會影響他操作。
具體的,通過設備驗證的智能化,就是每一個設備都貼了二維碼,通過攝像頭掃描識別,避免誤入間隔,提高操作安全性。
中間的是數據回傳實時化,你操作人員操作確認之后,這個數據返回到系統,狀態得到確認。
這樣一個操作系統,真的將操作的流程化、數據可視化、使用移動化、執行實時化,解放雙手,尤其適合現場作業。
這個操作人的操作流程和監護人的操作流程,對于熟悉電廠的人來講大家都知道,操作票是有一個人唱票,有一個人去操作的,這個眼鏡就按照這樣一個規程去操作的,權限不多不少,該看到的都能看到,該看不到的也看不到。
通過這樣一個項目得到什么收益呢?應該是安全的、規范的、高效的。
這個藍色的字就是在他的智能眼鏡里面看到的東西,一條一條地執行,不會跨過的,第一條沒執行完不會跨到第二條去。同時如果進行設備的開關必須要做開關驗證的,同時可以遠程進行現場指導、監視。
當然了,可以防止誤操作和走入間隔。
這個項目做完之后,我們覺得下一步可能還要做進一步的推廣。因為這個很適合用于現場,不光是操作票,尤其是像缺陷的填報、巡檢、點檢。甚至我想以后大數據的分析,利用故障的診斷,通過分析診斷之后,可以精確地推送到巡檢的眼鏡當中,對于一些超限的設備可以進行精確的巡檢,你戴了眼鏡之后都是定位的,附近有什么設備出現異常了,直接推送給你,你可以直接去進行巡檢,同時巡檢的記錄通過眼鏡的記錄到系統里面去。甚至有一些缺陷可以直接拍照,生成缺陷,可以說顛覆我們現在生產作業的模式。
包括遠程的協助,專家的指導。
來源:北極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