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斯勒·300c的投產開創了后輪驅動車輛制造的新局面
·裝配廠改造提高了車輛質量、生產靈活性和生產率
·生產靈活性提供了同時建造和試驗多種車型的能力
全新克萊斯勒·300c是克萊斯勒集團的第一款后輪驅動轎車。為適應全新克萊斯勒·300c的生產,克萊斯勒集團在布蘭普敦裝配廠(加拿大安大略省)開創了生產新局面。
生產部執行副總裁lasorda說:“布蘭普敦裝配廠為其生產歷史掀開了新篇章,體現了通常新建汽車裝配廠具備的靈活性。在改造之后,布蘭普敦裝配廠的靈活性提供了同時建造和試驗多種產品所需的能力。”
在前輪驅動轉向后輪驅動車輛產品轉變時,布蘭普敦裝配廠需要進行重大改造。布蘭普敦裝配廠實施了各種各樣的創造性措施,從而提高生產質量、生產靈活性和生產率。
裝配廠進行全面改造
克萊斯勒集團為生產克萊斯勒·300c,在布蘭普敦裝配廠投資了14億加元。
lasorda聲稱布蘭普敦裝配廠80%的設施進行了徹底改造:“我們將這個項目視為全面改造,在現有基礎上創建全新的裝配廠環境,而不是翻新或者普通的改換型號。”
布蘭普敦裝配廠的物質改造花費了大約六周時間。在此期間,施工隊將裝飾、底盤和總裝區域擴展了大約25000平方英尺(2323平方米),重新裝配了長達17英里(27公里)以上的流水線,并改建了整個車身車間。
在布蘭普敦裝配廠的工具和設備變化中,車身車間占90%。車身車間占地面積大約為300000平方英尺(28000平方米)。
機器人框架構造單元是車身車間增建的重要設施之一。機器人框架構造單元將車身側面內板件安裝于車身底部,運動幾何學安放和焊接板件。這種框架構造流程是首次運用于克萊斯勒集團的裝配廠,將提高安裝速度、精確性和效率。
另外,車身車間實施了靈活測量系統(fms)新技術。靈活測量系統運用四個裝配激光觀測傳感器的機器人,檢查精確性和質量。整個測量周期能夠在3分鐘內檢查大約225項車身部件。
在生產后輪驅動產品的準備過程中,除了布蘭普敦裝配廠生產流程進行重組和重裝之外,員工也接受了密集的培訓。在投產前期間,布蘭普敦裝配廠建造了試驗車輛,從而檢驗流程并提供實踐訓練的機會。另外,員工運用迅速探測新系統和問題解決方案,優化整個裝配流程的效率和質量。
數字工具與質量
在車輛開發過程中,工程師運用模擬軟件工具在產品開發和生產之間創造無縫聯合。這些工具能夠幫助設計流程,并模擬裝配廠內的生產流程。數字分析也復制了各種行駛條件,風洞評估有助于精細調節空氣動力學特性和寧靜的內部環境。
溫索爾大學/戴姆勒-克萊斯勒加拿大汽車研發中心(位于安大略省溫索爾)在汽車涂裝研究實驗室復制了布蘭普敦工廠油漆車間的參數。其目的是運用模擬軟件和機器人技術,完善新的油漆流程和工具設備布局。
“生產設計”團隊是跨職能部門小組,負責開發改進操作者任務的策略。“生產設計”團隊運用實際流程的數字模擬,確定工效學方面的潛在問題。“生產設計”團隊研究與車輛生產相關的人體運動,例如工作半徑、姿態和視覺限制,從而改變工程技術、產品和流程,提高工效學的特性。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克萊斯勒·300c進行了600多萬英里(970萬公里)的客戶等效里程測試,從而評估其總體性能和動力傳動系耐久性,
先進的制造策略節約數百萬美元
lasorda說:“在布蘭普敦工廠進行初期基建投資時,克萊斯勒集團節約了大量資金,這源于公司正在實施的生產策略,包括大量資產回收利用,在線設備招標,以及新機器人技術投資。”
lasorda說:“我們將安大略省其他三個工廠的設備進行了戰略性重新部署,為后輪驅動產品改造布蘭普敦裝配廠時,我們為公司節約了40%的投資,高達數百萬美元。裝配廠的閑置設備將運用于克萊斯勒集團的其他工廠,從而實現節約資金的持續性循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