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從山東齊魯石化傳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杭氧集團為齊魯石化設計制造的72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一次投料成功。這標志著杭氧乙烯冷箱的設計、制造水平又邁上新臺階。同時也證明杭氧的乙烯冷箱已具有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齊魯石化72萬噸/年乙烯二輪改造工程是國家“十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也是繼燕山石化、揚子石化、上海金山石化之后的第四套大型乙烯二輪改造工程。工程完工后,齊魯石化乙烯生產能力將從45萬噸/年提高到72萬噸/年。杭氧為齊魯石化設計制造的乙烯裝置是整個改造工程中的關鍵設備之一。
1999年杭氧成功為燕山石化設計制造66萬噸/年乙烯冷箱,從此拉開了大舉進軍大型乙烯冷箱制造領域的序幕。從1992年生產單體備件開始,在短短的12年中,杭氧設計、制造了大大小小乙烯冷箱共計9套,單體備件數十臺,解決了諸多問題:乙烯冷箱需要從國外進口到杭氧開始生產單臺的乙烯裝置用換熱器,再到設計、制造成套的乙烯冷箱;從簡單的2股流換熱器設計到同時換熱流體數達到10股以上、高壓通道換熱和低壓通道混疊的結構復雜的多股流換熱器的設計;從采用乙烯、丙烯復迭制冷流程到采用甲烷、乙烯混合制冷流程,再到甲烷、乙烯、丙烯混合制冷流程,流程的組織越來越復雜,裝置也越來越復雜,對冷箱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杭氧的乙烯冷箱設計、制造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
在齊魯石化72萬噸/年乙烯裝置中,首次采用由甲烷、乙烯和丙烯組成的三元混合制冷劑技術;在換熱器結構上,由于齊魯乙烯冷箱負荷大、操作彈性要求大,冷箱截面大、高度高,根據冷箱內汽液兩項流多的現狀,杭氧采用了先進的兩項流在換熱器內均布專利技術,保證流體在冷箱內的換熱要求。
盡管由甲烷、乙烯和丙烯組成三元混合制冷劑在乙烯裝置中是首次采用,從實際開車的結果說明,杭氧的設計是成功的,同時也帶動了氣體分離行業技術不斷進步。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