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緊鑼密鼓的前期準備,中國最大的軸承制造企業之一———洛陽軸承(集團)公司終于與河南煤炭業巨子———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戰略合作,12月18日,雙方共同組建的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lyc)正式成立。
據洛軸高層人士介紹,洛陽lyc注冊資金4億元人民幣,其中洛軸以部分主營資產作為投入,永煤則以現金方式投入,出資2.5億元人民幣。洛陽lyc第一任董事長由永煤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雪楓擔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由洛軸集團總經理李濤擔任。根據發展設想,洛陽lyc將繼承洛軸的主營業務,繼續使用lyc商標,大力發展汽車軸承、鐵路軸承、冶金礦山機械軸承、機床軸承等產品,力爭在3年的時間內使銷售額達到18億元人民幣以上,到2010年軸承產品銷售收入實現40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洛軸約2.5萬職工中只有1萬人進入洛陽lyc,約7000人將進入再就業中心。
近年來,洛軸雖已走出歷史低谷,正處在回升階段,但發展步履蹣跚,僅依靠自身努力實現快速發展已力不從心,必須引入戰略合作伙伴,走借力發展之路。這成為洛軸高層乃至當地政府的一個心結。
為此,洛軸先后與skf、nsk、ntn等世界著名軸承公司以及國內企業進行了積極接觸。2003年12月24日,洛軸與世界軸承業巨人、排名日本第二的日本ntn株式會社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當時這一消息被日本《產經新聞》向全球發布,曾轟動中國、日本以及世界軸承業。按洛軸高層人士當時的說法,對洛軸來說,與ntn合作僅是“走出去”的開始。洛軸與ntn的合資合作,有利于洛軸與外方在資本、管理、技術、市場、銷售等方面實現有效的嫁接,帶動洛軸迅速進入國際化的經濟循環圈。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洛軸與ntn的合作至今卻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此次日本ntn株式會社井山副社長也參加了洛陽lyc成立大會,并作了愿意合作的講話,再次引起人們對未來雙方合作的猜想。
對于這次重組,社會及業內有種種看法,畢竟軸承與煤炭的聯姻讓人難以想像。洛軸人更可謂思緒萬千,有人認為,過去洛軸自己因為目光短淺,喪失了許多做強做大的機會,今天與永煤合作實屬無奈之舉。也有人認為,聯手永煤,不僅可以獲得強大的資金支持,洛軸還可實現分兵突圍的目的,為洛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據了解,洛軸曾經設想與同處洛陽市的洛陽軸承研究所這個中國軸承行業惟一的原部屬軸承技術綜合性研究所合作,但由于洛軸所正忙于轉制搞上市,這一設想也未能實現。限于資金的壓力,洛軸的自主選擇時間和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河南省政府、洛陽市政府對洛軸的發展十分關注,為了使這個中國最大的軸承制造企業重現輝煌,可謂想盡辦法。從推動洛軸與ntn合作,到前不久剛剛選調來自河南省優秀企業安陽鋼鐵集團的李濤出任洛軸集團總經理,此次又力促永煤牽手洛軸,并對洛軸7000名進入再就業中心人員給予了省、市、企業三家分攤的優惠政策。河南省國資委有關人士指出,河南省積極推進國企改革,支持鼓勵國有資本實施戰略重組,包括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洛軸和永煤強強聯手完全符合這個精神。除了資金方面的優勢外,永煤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將有助于洛軸的發展。
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洛軸此次牽手永煤并非最佳選擇,除了永煤資金方面的優勢外,對洛軸的市場發展和產品結構調整恐怕都難有大的幫助,能否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形成雙贏局面很難預料。還有一些人士認為,洛軸若能與中國軸承業的另一巨頭瓦房店軸承集團聯手,則有利于壯大民族品牌,共同抵御外國軸承公司的大舉進攻。實際上,瓦、哈、洛三大巨頭的高層領導確實為聯合之事進行過商洽。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的一位老領導感慨地對記者說:“未能促成洛軸與瓦軸合作,我深感遺憾?!?/p>
總之,洛軸這次重組,能否重振中國最大的軸承制造企業的雄風,人們將拭目以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