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零部件拼起來能夠組裝半部汽車。”一直以來,浙江企業撐起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半壁江山。
日前浙江臺州汽博會好戲連臺,“重頭戲”是上海車市與臺州在滬企業聯合會簽定搭建汽車零部件采購平臺的協議。此舉昭示了浙江汽車零部件商的一個新走向——進軍上海,從生產基地轉變為采購基地。
提起浙江的汽車工業,首先聯想到的是吉利的民間造車熱情?是全省造經濟型車的熱潮?還是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遍地開花?12月18日開幕的2004中國(臺州)汽車工業博覽會中傳出的信息,卻超出我們的想象:浙江汽車零部件商開始選擇一個新的行動方向——進軍上海,從生產基地轉變為購買基地。
臺州汽車工博會好戲連臺,其中的一場“重頭戲”是上海.臺州共建國際汽車oem零部件采購中心推介會。那天,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上海車市董事長胡桂友與臺州在滬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潘恒寧共同簽下了搭建零部件采購平臺的協議。臺州的舉動觸動了會上濟濟一堂的所有浙江零部件商,他們紛紛向上海車市所在地南匯航頭鎮鎮長劉明華和浙江臺州、寧波等市經委負責人詢問上海汽配業的發展環境,打探上海車市的優勢,醞釀著一次由臺州帶頭、浙江汽配制造商進軍上海的集體行動。
一直以來,浙江企業撐起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半壁江山,一汽、東風、上汽每年有50%的零部件采購來自浙江,這里數百種零配件甚至批量出口歐美及東南亞諸國。據悉,上海通用在煙臺建廠,就有臺州零部件商跟進建設零部件廠,繼續為上海通用供應配件。據臺州市經委主任張銳敏介紹,臺州是我國最集中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聚集著2000多家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生產企業,今年11月,臺州玉環縣更是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寧波市經委黨工委委員姚光輝對此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浙江的零部件拼起來能夠組裝半部汽車。浙江零部件廠商多數是1至10億元資產的中小型企業,但是他們凝聚起來的力量卻是驚人的。”
雖然以瑞安、玉環等地區為代表的浙江汽配企業很發達,但是還尚未充分涉足技術、信息、流通等產業發展的中高端方面,多數企業還停留于小作坊的操作模式,在配件供應鏈上也僅處于二、三級供應商的位置。浙江企業作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縮影,浙商的發展問題也倒映了我國汽配業發展的瓶頸。在臺州汽車工博會的汽車零部件采購論壇上,國家商務部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張宏慶一針見血指出了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滯后的四方面原因:一是生產不集中,規模小;二是研發能力不足,出口產品大多數是低端產品,據統計,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1%至1.5%;三是企業缺乏有效的出口規劃,沒有明確的主攻方向和下一步發展的具體目標;四是缺乏權威的企業信用、信息和品牌資料。
與此同時,更多的跨國汽車廠商正在進入中國,他們的到來帶給中國汽車零配件發展更多機遇,也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同引入到中國。目前,世界頭號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在我國已設立10多家獨資和合資企業;偉世通計劃在我國建廠達到兩位數;而另一家零部件巨頭博世也在我國擁有150多個汽車售后維修服務站。
自身的多處軟肋限制了浙江汽配企業的發展,跨國汽車零部件集團的進入也是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浙江企業的嚴峻挑戰。面對如此險峻的內憂外患,浙江零配件企業達成了謀求發展的共識:借上海平臺,走向國際化,變生產基地為采購基地。
臺州市經委主任張銳敏表示,只有制造沒有市場不行,有了市場,才能帶動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上海市場遠遠比浙江市場廣闊,與國際大型廠商的接觸也更多。寧波市經委黨工委委員姚光輝所見略同,他也十分看重上海品牌對于浙江廠商發展的意義:“浙江零部件企業現在的目標就是上海市場,而且憑借上海的品牌能夠全面提升浙江零部件的品牌含金量,打入國際汽車廠商的全球采購體系。”
毫無疑義,對于浙江零部件商來說,地處上海南匯的上海車市將成為他們進軍上海的一個理想通道。事實上,已有不少浙商對參與上海車市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中心建設表現出濃厚興趣,部分廠商事先已去過上海車市實地考察,據悉,有零部件商當場與上海車市簽下了500萬元的入駐意向書。
上海車市與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深水港等物流、客流要地都相距不遠,規劃建設中的國際汽車博覽中心、車市信息中心、車市物流中心對于零部件商們都很有吸引力;上海車市成為世界級汽車交易市場的目標,與浙江零部件商的國際化目標不謀而合;有形汽車市場模式也適合中小型企業發揮他們集聚型的優勢。浙商們認為,上海車市的地理位置和國際化的戰略規劃有利于他們當前的發展,也希望能借這一平臺成為大型汽車生產廠的配套工廠,獲取與更多汽車零部件采購部門合作的機會。據上海車市內部人士透露,自推介會至今,浙江零部件商已經與上海車市簽下近1億元的入駐意向書。身為浙江臺州人的上海車市董事長胡桂友表示歡迎家鄉零部件企業入駐,并且希望上海、臺州共建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中心項目能盡快啟動,上海車市也將努力配合,為浙江的零部件企業走向世界舞臺提供一個廣闊的起飛平臺。
臺州市經委主任張銳敏:只有制造沒有市場不行,有了市場,才能帶動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上海市場遠遠比浙江地區市場廣闊,與國際大型廠商的接觸也更多。
臺州是我國最集中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聚集著2000多家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生產企業。今后,我們要借上海平臺,進一步走向國際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