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年來,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月亮田礦南三采區本著“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新工藝提質增效”的思路,不斷引進自動化設備和新生產工藝。僅采面安裝回收就新增了兩項工藝和一套自動化設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安全生產系數,而且還提高了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工作面實現速裝快收。
“埋管”代替木垛,解決回收面通風。按照傳統工藝,采面回收期間需在老塘側至煤壁往外打“井”形木垛,以加強支護和保證采面回收期間的正常通風。采用埋管技術后,只需從下出口接一棵直徑20吋的鐵質通風管至上出口,再輔以少量的“井”型木垛用于支護。該工藝的使用,不但節約了大量的木料投入,而且還節省了運送木料的時間和勞動力的投入。該技術至2018年使用以來,已安全高效回收了3個采面,每個面大約節約12-15萬元的木料費投入。
“機械臂”代替絞車,提高安全性。以往綜采支架的回收采用絞車拉支架方式回收,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采用機械臂后,只需將待回收支架降到適當位置后與機械臂連接,工人通過操作機械臂操作閥即可將綜采支架拉出,最大程度減少了工人與回收支架的直接接觸。
采煤機代替人工開幫,安全高效。以往采面綜采支架安裝均采用人工開幫的方式進行,功效低且有安全風險。通過采用采煤機開幫安裝支架后,每個小班至少減少8個以上的勞動力投入,而且安裝效率也得到了較大提高。
通過改進工藝和新設備的引進,簡化了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流程,提高了經濟效益、生產效率和生產的安全系數。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