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鄭州紡機公司開發的水刺法非織造布生產聯合機喜攬幾項大獎:水刺法非織造布生產聯合機分別獲得鄭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w1571、w1581型水刺機獲廊坊市科技進步一等獎;w1202型梳理機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其中三項關鍵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整線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國際先進水平。
水刺法非織造布生產是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非織造布技術,它采用高壓形成的微細水針,高速噴射穿刺纖網,同時利用水針沖擊纖網下部托網反射的穿插作用,使纖網中纖維相互纏結而制成非織造布。該工藝主要采用化學纖維及棉纖維原料,加工生產出具有高強度、透氣性、懸垂性、柔軟性、吸水性好的產品。因其無粘合劑,不污染環境,所以被稱為"綠色產品"。產品性能優良,廣泛應用于合成革基布、醫療衛生材料等領域,市場前景看好。
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為了挖掘水刺非織造布設備的巨大市場潛力,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決定研制開發水刺非織造布聯合機生產線。該生產線是為生產輕薄型水刺布而設計的,共34臺(套)設備,全部由鄭州紡機自主開發生產。它可加工生產纖維細度1dtex-3dtex、長度38mm-51mm的滌綸、丙綸、粘膠等化學纖維和經處理的棉纖維,可制成各種規格和不同類型的水刺非織造布。機器工作幅寬2500mm;生產織物克重25g-100g/m2;生產線工作速度10m-90m/min。
經過使用廠兩年多的生產檢驗,該生產線高產、高效、節能、環保,配置合理,技術先進,性能穩定可靠,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高,工藝調整靈活、方便、可靠、易保養、少維修,生產出的水刺布產品達到水刺布行業標準,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完全可以替代進口,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鄭州紡機水刺非織造布生產聯合機的開發成功,給社會和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3年來,共銷售了19條生產線,按每條線進口現價550萬~850萬美元計,即為國家節約了約1.045億~1.615億美元的外匯。同時也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實現銷售收入2.28億元人民幣,實現利稅約1596萬元人民幣。水刺非織造布生產聯合機的成功研制并榮獲大獎,顯示出了鄭州紡機強大的科研開發能力和加工生產能力。產品得到各界的廣泛認可,為鄭州紡機繼續開發更為先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奠定了基礎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