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媒體報道,德機械設備制造商協會進行的有關資本貨物領域產品和品牌假冒情況的調查研究表明,該行業(機床、紡織機械、水泵、壓縮機等領域)每兩家企業中就有一家深受仿冒之害,一半的受害企業稱仿冒產品來自中國。仿冒使企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近30%的企業稱銷售因此下降3%甚至更多。機械制造行業的平均純利只有3%,仿冒嚴重削弱了其競爭力。該協會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外國企業的法律保護工作無明顯改善,在法律方面仍然存在漏洞。只要能獲得利潤,任何產品在中國都會被仿冒。從零配件到整套機械以及使用說明、包裝、廣告都可能被復制。德機械設備制造商協會因此強烈要求中國加大力度,采取果斷措施,堅定地打擊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該協會還呼吁德政府及歐盟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保護知識產權,嚴懲仿冒者。盡管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不力,該協會法律部負責人仍建議其會員企業盡可能在中國申報產品專利及商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