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不錯,2005年1月18日確實是個好日子,湖南長沙賽爾機泵有限公司誕生了。她不但比早春還要提前半個月,而且還是個“混血兒”,由西安交大昆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大賽爾技術團隊及長沙鼓風機廠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分別出資45%、35%和20%共同組建。
據悉,新公司占地100畝,總投資近1億元,投產后年產值近5億元。
眾所周知,在風機行業,以生產大型工業用壓縮機為主的企業主要是沈鼓和陜鼓,長鼓主要以大中型羅茨鼓風機為主,而交大賽爾的主導產品是王尚錦教授發明的全可控渦三元葉輪壓縮機。那么,交大賽爾為什么沒有跟沈鼓或陜鼓合作,而是選擇了長鼓?他們的合作又會給長鼓帶來哪些好處?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全可控渦三元葉輪技術發明人、長沙賽爾董事長王尚錦教授。
為什么選擇與長鼓合作?
“為什么選擇與長鼓合作而不是沈鼓或陜鼓?這是大家問我最多的一個問題。”王尚錦教授爽快地告訴記者,不選擇沈鼓的原因是:一、沈鼓的技術始終是引進國外的,雖然沈鼓不斷改進引進的技術,但到現在,我個人認為它的技術仍然無法跟全可控渦三元葉輪技術相媲美;二、現在沈鼓跟沈陽水泵廠、沈陽壓縮機廠及沈陽空壓機廠合并在一起組成沈鼓集團,這么龐大的一個機構無法合作,只得作罷。
王尚錦說,不跟陜鼓合作也是事出有因的。早在1992~1994年,陜鼓就開始與他合作,進軍石化行業,并用他發明的全可控渦三元葉輪技術研制的離心式壓縮機,從沈鼓的石化市場里搶走了8000多萬元的訂單。但這8000多萬元訂單,一半成功,一半失敗。
王尚錦教授的回憶,將記者帶回到1993年。當時四川化工機械廠廠長對王尚錦說:“老王,你怎么得罪了廣東茂名石化,他們一提到你就說你是科技騙子,你設計的全可控渦三元葉輪根本就不行,說是節能,實際上流量、壓力什么都達不到,人家提起你可恨你了。”至此,王尚錦也就結束了與陜鼓的合作。
經受這次打擊后,王尚錦一邊提高全可控渦三元葉輪設計水平,一邊研究加工工藝。十多年過去了,很多人都認為王尚錦設計的全可控渦三元葉輪技術過硬,工藝也搞得特別好,2004年還申報了兩項發明專利。王尚錦說:“這都是陜鼓逼出來的,每次出問題,明明是工藝不好,而陜鼓硬說是設計不好,因此,我不光要搞設計,還要搞工藝,現在我敢說我的全可控渦三元葉輪技術、工藝世界領先。”
王尚錦說:“選擇長鼓主要看中他的管理團隊不但業務水平高,而且還非常團結。董事長蘇春模也是我在風機行業中接觸到的所有一把手中最了不起的一個。他不但業務很強,胸懷也很寬廣,人也厚道,這是我們合作的基礎。”
給長鼓帶來了什么?
現任長沙賽爾總經理的長鼓副董事長田國光告訴記者,從產學研的角度來看,將來可以帶動長鼓的技術更新、技術進步。長鼓新近投資了一個年產2000噸的鑄件廠,該廠是專門為賽爾配套的,這也帶動了長鼓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把長鼓閑置設備也充分利用起來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與賽爾合資不但延長了長鼓的產業鏈,還解決了長鼓的就業問題。
交大賽爾從2002年開始跟長鼓接觸,到2003年9月份正式開始合作,磨合期的合作方式是交大賽爾租賃長鼓的場地,長鼓是它協作方。雙方經過近一年的磨合,直到2004年8月份才開始正式簽約。到2004年底,賽爾擁有合同總額1.7億元,產值6000多萬元。2005年的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3億~4億元,2010年要達到10億~20億元,3年之內要上市。
行業格局是否會發生變化?
分析國內市場,目前風機行業壓縮機總銷量大約100億元,進口占到50%。而在風機行業只有沈鼓、陜鼓、長鼓三家生產壓縮機,如今又多了一個賽爾。上海鼓風機廠、武漢鼓風機廠原來也有壓縮機,但現在都退縮到以大型工業用通風機為主。在風機行業這“五大鼓”中,上鼓、武鼓已經淡出壓縮機行業。
田國光說:“今年是賽爾的品牌年,也是最關鍵的一年,用戶認可還需要一個過程,如果今年的目標能夠實現,賽爾的產值每年都會以30%的速度遞增。”
當采訪快要結束時,王尚錦告訴記者,他們的目標是做世界一流的壓縮機,節能是產品的定位。眼下,交大賽爾正在與上海鼓風機廠商談合作事宜,如果合作成功的話,他的理想是通過跟上鼓、長鼓的合作,進一步打造中國人的壓縮機品牌。等賽爾的品牌樹立起來后,再去重組我國的風機企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