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定單價值近千萬元是什么概念?我國供水設備生產企業較多,大大小小有2000多家,其產品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但像這個定單比很多企業一年的產值都多的現象還很少見。
那么20套設備要在15天內設計、生產、送貨完畢,這又是什么概念?業內人士說,現在還沒聽到有這樣的速度。如果有,那就是奇跡了!
2004年初,三利集團定下的年銷售額是1.5億元。在三利內部,沒有人對這個目標有過擔心,他們太了解自己的企業了,就像我們得知這筆合同簽了近千萬元,又是在15天內按約完成時,隨機問了三利的幾名工作人員,他們的表情竟讓我們吃驚:沒有人流露出欣喜若狂的神色,只是淡淡地一笑:以我們三利的實力,這很正常。
一流:三利集團的追求當廣州大學城一期工程幾十套二次供水設備開始招標時,很多供水設備廠家頓時趨之若騖。在眾多的競爭廠家中,承建方選擇出比較理想的供水設備,簽訂了合同并要求他們迅速供貨安裝。
這時候的三利,因種種原因晚了一步,沒能趕上競標時間。他們認為與這個全國矚目的工程失之交臂已成定局。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當大學城的專家評審委和供水主管部門對承建方已簽訂的供水設備進行技術性能等方面評審時,認為與他們掌握的二次供水行業的發展水平有差距,便責成承建單位進一步考察遴選。三利的業務人員聽到此事,迅速將他們的專利產品無負壓全自動管網增壓穩流供水設備的資料送到了大學城建設指揮部,請專家和負責同志論證。該產品的先進性能引起專家的極大興趣,專家們悄悄地走訪調查,在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后又突然奔襲三利集團實地考察。通過多渠道了解情況,他們對三利集團的實力深信不疑。但是,在欣賞三利這個企業的同時,他們還提出了相當苛刻的定貨條件:在15天之內將全部設備生產、安裝、送貨完畢。如能做到,馬上簽訂合同。如果違約,承擔重罰!
2004年7月7日,三利集團總裁在全面權衡后,答應對方的要求,簽訂了這一三利建廠以來單筆價值最大、工期最短、也最富有戲劇性的供貨合同。
質量創新:生產標準的重新定義從1997年起,三利的定單越來越多,企業加班加點趕生產,個別員工一度放松了對產品外觀的過程檢驗,致使不完美的產品進入組裝車間。8月15日這天,董事長張明亮在車間發現了一臺已組裝好的控制柜存在部分部位烤漆不均、焊縫不勻稱、儲液器形狀不美觀的現象,意識到這是職工思想上出現了忽視質量的苗頭,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他隨即召開全體員工現場會,讓他們自己檢查有哪些不合格的地方,結果大家檢驗一遍沒有發現質量問題,當張明亮指出存在的缺陷后,多數職工認為這些缺陷不是關鍵性的,無礙大局,稍加修整就可以了。聽到這些話,張明亮感到痛心,員工質量意識淡薄是他最怕的事情。他說,不顧質量,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對企業來說,無異于自殺,特別是對一個要創品牌的企業,沒有了質量,也就沒有了生存的機會。為了給職工留下深刻的教訓,張明亮決定由責任人親自砸毀這臺柜子,但不懲罰任何人。聽到這話,大伙驚呆了,當事人流著眼淚舉起了大錘。這一錘,價值17萬元的產品成了廢鐵;這一錘,砸掉了員工低要求、低檔次的思想;這一錘,也夯實了三利發展的基礎,創辦百年企業的夢想從那時起在全體員工心中生根。從此,每年8月
15日成為三利公司的質量日。
十年來,三利集團共取得了64項國家專利;5項產品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稱號;建設部、國家康居示范工程等多家主管部門將其產品列為推薦產品;獲得市省國家各級部門撥發的科研經費200多萬元;以三利為主編寫完成的《山東省消防全自動給水設備標準》也成為行業共同遵守的規范。另外,“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山東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對三利來說更是數不勝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