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使得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成長,抓住這一機遇,我們開始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發。”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才江說道。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坐落于張堰鎮工業區內,簡單的廠房很不起眼,但是其產品卻十分有技術含量。
2017年5月,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開始進行工業機器人研制。2018年,該公司的機器人產品推出了市場,主要包括焊接、搬運和沖壓等機器人,當年共售出余臺工業機器人,完成當年目標任務。
在機器人制作方面,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可以說是該行業的新人,但是“潛伏”在該行業的時間并不短。為能夠在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有優勢,該公司在前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之一——關節減速器的研發。“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是關節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其中關節減速器是三大核心部件中最難制作的那部分。我們國家很多工業機器人采用的都是日本的關節減速器,這也導致機器人的售價高,很多民營企業只能望而卻步。如果我們自己研發成功,機器人成本就會大幅下降,市場也會變大。”陶才江介紹道。
說干就干,2012年,該公司著手研發關節減速器。關節減速器的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業機器人的“壽命”,只有確保關節減速器在5年內不會磨損,才能保證工業機器人操作時的精確度。而按照這一標準,對于關節減速器的材料和熱處理要求頗高,于是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與上海市熱處理協會、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研究所等進行合作,一起做實驗。通過三年時間,產品終于初步定型,這也成為我國最早一批完全自主研發、沒有模仿的關節減速器。30多種規格的關節減速器一經推出,就深受國內市場的歡迎,公司大部分產品都供給了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
“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關節減速器,那么在制作工業機器人方面就很占優勢了。”陶才江自信地說。在制作關節減速器的基礎上,該公司也開始制作并銷售工業機器人。同在張堰工業區的上海海韜機械有限公司,聽聞上海柴孚機器人有限公司出產工業機器人后,就訂購了一臺。上海海韜機械有限公司主要進行鋁件加工,由于打磨過程中出粉塵,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為保證生產,該公司決定用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作業。投入使用后不久,該公司又追訂了7臺。“沖壓行業危險性高、要求高,環境又較差,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做,而我們的機器人售價與一個工人一年的工資持平,所以很多民營企業也都主動找我們訂購。”陶才江告訴記者。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