銻是我國的優勢礦產資源,年產銻約13萬噸,占世界年產銻量的80%。其中廣西的儲量和產量最大,2001年產銻7萬噸。廣西的含銻礦物主要為脆硫銻鉛礦,現有的生產工藝主要采用火法沸騰爐焙燒脫硫-鼓風爐還原熔煉-反射爐吹煉分離銻、鉛-銻氧還原熔煉-底鉛硅氟酸鉛電解的辦法,產出2#銻和1#精鉛。該生產工藝不僅流程長、能耗高、消耗大、金屬銻、鉛回收率低、成本高,而且生產環境差。由于煙氣so2含量低(1%),治理困難而直接排放,so2污染嚴重。同時在冶煉過程中,由于返料多,金屬的直收率低,影響冶煉的技術經濟指標,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礦漿電解是擁有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濕法冶金新技術,工藝技術世界領先,在工程化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已進入工業化應用和推廣階段。研究證實,采用礦漿電解法處理復雜銻鉛礦,可以實現銻、鉛的一步分離和金屬銻的一步提取,在陰極可以直接得到金屬銻板,通入銻的理論浸出電量,銻浸出率大于98%,渣含銻0.5%~2.0%,銻鉛礦中的鉛同時被浸出并以pbcl2的形態沉淀入渣,礦漿電解渣經碳銨轉化-煤油熱濾,分別得到含鉛大于50%、含硫小于16%的鉛精礦和單質硫產品,鉛的總回收率大于95%;通過在礦漿電解過程對銀的浸出進行控制,80%的銀進入鉛精礦,可在火法煉鉛過程回收。本研究提出的礦漿電解新工藝,不僅有效解決了銻、鉛的分離難題,一步實現銻、鉛分離,一次得到致密的電解銻,銻、鉛回收率高,而且試劑消耗低,有價金屬綜合利用好,污染小,成本比現有的火法流程低。該工藝是復雜銻鉛礦的創新和礦漿電解技術應用的新突破,為國內外首創。
經濟初步分析表明,采用該工藝建設年產3000噸銻的工業生產廠,總投資1917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559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利息61萬元,年可生產精銻3000噸,產出鉛精礦含鉛3500噸、含銀9210kg,產出元素硫1500噸。項目投產后年均上繳稅金及附加468.2萬元,年均利潤總額924萬元,所得稅前全部投資回收期2.96年(含建設期1年),內部收益率約33%,各項經濟指標良好。
礦漿電解過程中采用推進撥粉-抽吸裝置并用計算機對抽粉裝置進行程序控制實現自動抽粉,可以滿足工藝要求,設備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方便,大大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消除了人工操作和人為因素對整個電解過程造成的不利影響,設備結構簡單合理,磨損輕,維修方便。該項目的試驗成功對礦漿電解技術的推廣應用、解決礦漿電解設備的大型化、規模化和自動化工業生產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