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東風輪胎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東風輪胎)始建于1969年,是由化工部投入巨資組建的國家輪胎骨干企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歷了計劃經濟時期的輝煌。九十年代初,雖與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合資,成為中國輪胎業最早的合資企業,但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東風輪胎因為不適應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而陷入困境。
市政府先后帶領市直有關部門和集團公司負責人專程到國內幾家著名橡膠企業進行考察。經過多方比較,最終選擇與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雙星)合作。2005年3月18日,雙星集團與東風輪胎正式簽約重組。
2005年上半年,十堰經濟界爆出一個大新聞——雙星與東風輪胎重組。為何要來接手一個陷入困境的企業?全國名牌企業雙星集團能否幫助東風輪胎走出困境?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雙星集團總裁汪海。汪海充滿信心地講了五大理由:
理由一:雙星有實力幫助東風輪胎
市場經濟中培育發展起來的品牌,當它發展到一定階段,成為真正的名牌后,必然呈現出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趨勢,這也是名牌企業發展的規律。
雙星集團走的就是這條發展之路。它以母體鞋業為依托,通過資本運營、品牌擴張,發展成為鞋業、輪胎、服裝、機械、熱電5大支柱產業和包括印刷、繡品及三產配套在內的8大行業的綜合性特大型企業集團。
其間,雙星不僅在青島發展,還向外地逐步延伸。1998年,涉足輪胎行業后,雙星用不到3年的時間就成功改造了一個質量低、管理差、形象不好的鄉鎮輪胎企業,也就是原青島華青輪胎公司,使之變成了中國輪胎工業的前五強,并創出了中國名牌。可以說,對輪胎行業,雙星集團有生產管理經驗,也有這個實力和基礎,又碰上了這個機遇,所以我們有這個能力重組東風輪胎。這也是雙星集團遵循名牌企業發展規律的結果。
理由二:輪胎行業呼喚民族名牌
中國是輪胎消耗大國,又是世界輪胎加工中心。目前,世界知名輪胎企業都在努力進軍中國,市場競爭己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盡管如此,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汽車工業和中西部高速公路建設的加快,輪胎發展仍然很有希望。雙星下決心進入東風輪胎,就是要聯合東風輪胎一起打造雙星東風這個中國人自己的民族品牌,與國際品牌對抗,盡快搶占中國的輪胎市場,為中國人爭氣,為中華民族爭光。
理由三:聯手才能共同打造“航空母艦”
雖然輪胎生產加工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仍屬勞動強度大、勞動密集型行業,輪胎制造自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是必然趨勢。
目前,中國輪胎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重新洗牌、重組兼并是必然趨勢,尤其是計劃經濟的國有輪胎企業逐步退出這種競爭性行業是大勢所趨。要想不被淘汰,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做大做強自己,逐步形成調控國內市場的能力。現在,國內輪胎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差不多,我們只要加快發展步伐,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雙星重組東風輪胎,打造中國輪胎行業的“航空母艦”,正是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做大做強目標最有效的捷徑。
理由四:兩家聯姻有歷史淵源
雙星和東風輪胎都是隸屬于原化工部的國有企業。雙星集團前身為大元橡膠廠。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第一雙解放鞋,就出產于該廠。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該廠也陷入嚴重虧損,工資都發不出來的困境。痛定思痛,雙星集團全面改革。20年的市場搏擊中,雙星人始終以名牌為核心,發展自己,打造出一個企業巨人,也創出了全國知名品牌。
東風輪胎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被譽為中國輪胎業“四大天王”之一。近年來,企業陷入發展困境。這其中盡管有市場、管理、體制、領導等諸多因素,但企業員工的思想基礎、自身素質、技術水平是好的。所以雙星重組東風輪胎,將好的文化理念輸送進來,有好的帶頭人來引導,同廣大員工一起努力,我相信,東風輪胎一定能夠擺脫困境,重振雄風。
理由五:現在是重組最佳時機
天時、地利、人和為企業聯合重組提供了最佳機遇。第一,東風輪胎地處中國中部,可直接輻射到整個西南地區,是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的市場。第二,東風輪胎有一支很好的員工隊伍,相信他們會很快了解并接受雙星。第三,東風輪胎有給“東風”配套和給軍隊配套的優勢。雖然有這么多優勢,但一切都必須以雙星東風能干好為前提。
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十堰市委、市政府對東風輪胎的長遠發展高度關注。讓雙星重組東風輪胎,就是想叫東風輪胎能夠自救,變外界的“輸血”為東風輪胎自己“造血”,盡快做大做強雙星東風輪胎,為十堰市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所以從天時、地利、人和來講,目前是雙星進入東風輪胎最好的時機。我作為中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家,有責任、有義務、也有能力挑起這副重擔。我相信,只要雙星和東風輪胎齊心協力,雙星東風就一定會在中國大地上閃光。
相關鏈接
雙星集團前身為大元橡膠廠,后改為國營第九橡膠廠,始建于1921年,是中國最大的鞋類生產和出口企業,并創造了目前世界制鞋行業“規劃第一、管理第一、質量第一”的輝煌業績。現擁有近4萬名員工、140余家成員單位、2000多家銷售連鎖店。2004年,全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雙星品牌評估價值99.9億元,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