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之旅---西安啟程
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工程機械市場,除了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樣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作為行業新秀,宇通重工也正著力提升自己的品牌營銷力。日前其舉辦的"騰飛---2005,宇通重工體驗之旅"活動在向經銷商、目標客戶展示自己實力的同時,也意在提高自己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3月14日,宇通重工攜帶其十余種產品在陜西舉行了展示活動,來自陜西省各地的用戶、代理商、服務商及行業、政府官員近300人參加了這次活動。在設備展示現場,參觀客戶一舉簽訂了10臺設備的銷售合同。另外客戶還對宇通重工的拖泵、泵車、旋挖鉆機等表示出了強烈的購買意向。據了解,宇通重工產品在陜西的市場占有率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為了打破過去直銷和代理商并存、廠商競爭的銷售被動局面,目前宇通重工在晉陜已全面實行代理制。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家宏觀調控的嚴峻形勢,與整個裝載機行業平均增長率不足30%不同的是,宇通重工民用裝載機業務產銷量同比增長近70%。
另據了解,在總經理王偉"靠老業務吃飯,靠新業務發展"的經營思路下,宇通重工新產品的開發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目前除了對鏟土運輸機械進行升級換代的開發外,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壓路機械新產品現已全面投放市場。裝載機產品已經形成系列化,為"南水北調"工程量身打造的鏟運機已開發成功,軍用產品得以進一步完善。
宇通重工正在拓寬現有產品線和產業鏈,全面涉足工程機械領域,現已形成以土方運輸機械為主體,成套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等高新技術產業為兩翼的新局面。
重工板塊---平淡中發展
宇通重工的發展也許還不足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引起人們興趣的是其幕后的實際操控者---一向行事低調,重實業發展而非資本運作的宇通集團。2003年宇通重工成立之初,宇通集團總裁湯玉祥"要讓工程機械板塊像客車板塊一樣成為宇通集團的另一支柱產業"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
在行業繁盛之時進入,在行業平淡之時發展,宇通集團細細品味其中的甘與苦。
工程機械行業從1997年緩慢復蘇,2000年始迅猛發展,直至2003年達到歷史巔峰,而宇通集團正是于行業繁盛時期強勢進入,而今卻要在平淡之時圖謀發展。與2004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井噴"有如天壤之別的是,從4月份開始的土地、項目、信貸等宏觀調控一把把利劍的出手,與基建、投資息息相關的工程機械行業漸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其平淡的市場表現將延至今年。
作為國內工程機械最成熟最有競爭優勢的分支產品---裝載機,同時也是宇通重工的市場主打產品,其利潤率已經極低,競爭日趨慘烈,并有陷入類似家電價格戰泥淖的趨勢。雖然公司民用裝載機業務產銷量同比增長近70%,穩坐裝載機銷量前十名的不菲成就,但與工程機械龍頭老大萬余臺的差距,讓其市場話語權底氣略顯不足。
不甘就此平庸下去的宇通重工借助宇通集團這棵大樹,在著力狠抓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正全力理順自己的流程設置,力圖建立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機制,并全面向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行業進軍,以圖提高自己更強適應市場的實力。今年中央政府將"繼續加強和改善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讓工程機械的專家們紛紛看淡今年行業市場前景。而行業新秀宇通重工在市場前景不甚明朗的情況下,攜其市場強勢產品開始起體驗之旅也從一個側面顯露出其欲躋身行業一流企業的沖動與渴望。
今年目標---力拼10億元
在鄭州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扶持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企業的工作,成為其經濟工作目標之一。先后收購了重慶客車廠和蘭州客車廠,并向房地產、工程機械等產業進軍的宇通集團被寄予厚望。
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工程機械板塊,是宇通集團實現這一目標的保障之一。
湯玉祥在宇通集團2005年經濟會議上強調"宇通集團要做大做強,而不是做大做垮",對工程機械浸淫一年多的湯玉祥"不會放手不管"。順利實現工程機械板塊今年10億元的銷售目標,既是宇通集團產業多元化,降低單一產業風險管理理念的體現,也是其達到地方政府預期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宇通重工正在全面拓寬自己的產品線和產業鏈,并逐漸涉足利潤率較高的成套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等高新技術產業。
在國內工程機械市場中,外有國際行業巨頭虎視眈眈,內有行業強者各顯神通,宇通重工能否做大做強,也就在于這2~3年的拼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