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哈薩克斯坦農業部提供的資料,哈薩克斯坦全國耕地用的拖拉機近14萬臺,其中有90%已經使用8年以上,這些拖拉機的發動機都需要進行大修或更換。但由于哈國市場上的農用發動機90%是進口的,如果農場主想更換發動機,必須交納100%的預付款。因此農用發動機的需求問題顯得十分突出。
如2003年應該更換1.7萬臺拖拉機的發動機,但據哈國海關統計,實際進口的拖拉機發動機不到300臺,也就是說,有能力購買這種發動機的需求者只有不到2%。2004年拖拉機發動機的進口量也只有400-500臺,這一年有能力購買拖拉機發動機的農民并不比2003年多。同樣,聯合收割機的發動機損耗率也已接近90%,而且實際有能力購買這種發動機的需求者也是2%。
隨著國家福利的增長和哈國政府對農業支持力度的加大,農業生產者購買農用發動機的能力是否會提高呢?2003年在庫斯塔奈有一家柴油機廠開工。該廠使用的是德國的先進工藝和流水線。但是有能力購買該廠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發動機的農戶還不到1%,其產品絕大多數是由一些農機服務公司購買,而且購買量也在減少,況且每臺發動機的平均價格是3000美元。這說明,要和需求者建立長期的供求關系,價格和質量是決定因素。除此之外,哈國政府還特別關心庫斯塔奈柴油機廠的產品租賃問題。根據供求信息數據顯示,開展租賃經營可使發動機的銷售量成倍增長。
2005年,哈國政府準備用59.5億堅戈來擴大農機設備租賃業務。去年,哈國農業部向工業部提出了建立4個技術園區的建議,專門制造本國的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和發動機,并生產專用零配件。農業部還積極促成了哈國機械制造企業和俄羅斯卡瑪斯集團公司的合作,在合作協議中規定哈國企業負責組裝4噸輪式拖拉機。哈國農機制造業也意識到了自身價值并感覺到外來競爭的壓力,他們努力在產糧區中心服務網的幫助下積極改進經營思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