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得到一個消息:寶鋼正在和加拿大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談海外收購,目前已進入商務和技術談判階段,將在近期建立寶鋼的第一個傳動系統生產基地。
兩個月前的武漢“兩會”期間,武鋼的代表也提議,希望政府鼓勵、支持武鋼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有消息說,鞍鋼、攀鋼等大型鋼鐵企業均已有意涉足汽車零部件。
看來,鋼鐵巨頭們把向下延伸產業鏈的手伸向了汽車零部件產業。對此,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冒險行為,也有人認為,鋼鐵企業涉足汽車零部件是一種理性的投資選擇。
車身成為初入者的首選
鋼鐵企業涉足汽車零部件,多是從車身開始。
汽車鋼板是鋼鐵企業高利潤的產品之一,與之緊密聯系的就是車身制造這一關鍵制造工序。中國機械工業供銷協會副理事長、中機金和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汐女士多年從事汽車鋼材經營業務,她告訴記者,由于汽車企業往往采用零庫存的管理模式,鋼鐵企業一般要在車身制造廠附近建立下料中心,不僅要將運來的鋼材卷板壓平,還要根據車身制造企業的需要剪裁出不同尺寸的鋼板,然后運送給制造工廠進行沖壓。如果鋼鐵企業給這些下料中心配上沖壓機的話,那么,從技術上說,他們就完全有能力進行汽車車身的制造。
鋼鐵企業好像也正是這么想、這么做的。只不過,他們往往是和整車企業聯合行動。如寶鋼,很早以前就把企業發展的重點放在了汽車用產品上,這些年過來,已經成為中國轎車鋼板的最大國內供貨商,其產品質量和價格與進口鋼板相比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他們一直與國內整車企業有車身合作項目,而且從未間斷過。鞍鋼、武鋼的汽車鋼鐵產品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到今天,也已比較豐富,他們與整車企業的合作也傾向于車身合作。
欲向產業的縱深領域進軍
車身只是個開始。幾家鋼鐵企業的規劃似乎要深遠得多。
據悉,寶鋼集團前一段時間啟動了《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寶鋼要通過合資控股、參股和購并的形式,力爭到2010年,汽車零部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寶鋼意欲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涉足汽車動力傳動系統、汽車底盤、車身等多個汽車零部件領域。
如果這些設想全部實現的話,寶鋼將成為國內相當有影響力的綜合汽車零部件投資企業。有消息稱,寶鋼已著手與美國、日本等國的多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磋商;另據未經證實的消息,去年12月上旬,寶鋼與日商合資組建的廣州底盤系統生產基地已暗自運營,并開始為廣州周邊的日系品牌汽車批量提供配套底盤等部件。如果這則消息屬實,那么可以說,寶鋼已經開始它的汽車零部件之旅了。
除了寶鋼,鞍山鋼鐵集團很早以前就是一汽、金杯、華晨的供貨商,與這些老客戶進行更深一層的合作,早就在其規劃之中。同時,武鋼也加快了與汽車大腕的接觸,除了本土的東風集團外,去年年底,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和武鋼就2005年~2007年的合作簽署了備忘錄,雙方將進行全方位的合作。
專家認為:這是理性的投資選擇
有人說,鋼鐵企業進行產業鏈延伸,搞汽車零部件,是為了確保其產業鏈的安全,分散風險;也有人說是看好了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高利潤。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是規避風險還是為了獲利,選擇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投資目標,對于鋼鐵企業來說都是相當理性的選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錢平凡研究員也對此給予了肯定。他說,鋼鐵企業搞汽車零部件,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投資行為。汽車行業增長性好,未來二三十年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而且汽車模塊化生產以后,整個汽車產品的附加值都向模塊零部件轉移。這些年,鋼鐵企業賺了錢,有投資的欲望和實力,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相對比較成熟,而且中國的零部件行業也比較薄弱,投資這個行業應該說是比較理性的。
錢平凡認為,目前這幾個想搞或正在搞汽車零部件的鋼鐵企業本身正置身于汽車產業集群中。寶鋼身邊有上汽,武鋼身邊有東風,鞍鋼則與一汽、華晨、金杯等比較接近。因此,這些鋼鐵企業本身就是集群的參與者,能夠發現集群內利潤附加值比較好的環節在哪里,他們利用自己手上比較充裕的資本,很輕松地就能進入這些環節。
至于鋼鐵企業的介入會不會引發汽車零部件業的震動,錢平凡似乎對此抱有很大希望。他表示,鋼鐵企業進入汽車零部件行業是件好事。中國汽車工業的薄弱環節就在于零部件,有很多關鍵零部件還需要進口。要真正發展汽車業,就必須要有堅實的零部件基礎,否則,汽車業根本不可能搞好。鋼鐵企業的進入,能形成一股沖擊力,從外部給中國的零部件業一個沖擊,有助于這個產業的重組和提升。
錢平凡研究員也提醒道,投資是否理性是一碼事,能否成功又是一碼事。由于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如果企業沒有過硬的技術實力、管理能力和資金支持,將很難立足。從目前看,鋼鐵企業的試水能否成功還不好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