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首席”這個令人羨慕的頭銜只和一些身居要職的人物連在一起,如“首席執行官”、“首席大法官”、“首席指揮”,等等,如今,西安探礦機械廠(以下簡稱西探廠)把“首席”這頂桂冠戴到了“藍領”的頭上,讓工人享受到了“高級職稱”的待遇。
“首席工人制”正式實施一年多來,對于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知識型職工”,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席制”的出臺
近年來,一線工人學習鉆研業務技術積極性不高,年輕有學歷的工人普遍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成才的標志就是“有位子”(指當干部),“上”到管理層才算“有出息”。一些技術好的工人和有較高學歷的青工因此不安于當工人,整天想著“走仕途”奔前程,造成技術工人流失和短缺、生產效率低下,主要生產崗位缺少技術骨干,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在西探廠2003年的一次會上,廠里主要領導提出了推行“首席工人制”的想法。他們認為,企業發展不僅需要一支出色的管理團隊,更需要一支技術過硬、專業水準高的工人隊伍。實行“首席工人制”,是實施“創建學習型企業、爭當知識型職工”的一個最佳載體,是企業在未來競爭格局中獲得相對優勢的有效制度。讓青工看到崗位成才的前景,可以引導職工鉆研技術,提高學習技術業務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崗位能手的骨干作用。
不久,西探廠把“首席工人制”作為一項改革舉措推出,在全廠職工中倡導“終身學習”理念,激勵職工走技術成才的道路。
“首席工人”的定位
什么樣的工人能夠當“首席”?西探廠從基本資格、工作業績、技術水平、職業道德四個方面制定了衡量和綜合評定標準。“首席工人”聘期兩年,期滿后重新評定,可以連任。經評審,不合格者將失去資格。這樣既能保證不斷有優秀工人脫穎而出,同時又對已評上的“首席工人”帶來壓力,形成動力,促使他們不斷學習進取。
在聘任期內,“首席工人”一是要在生產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二是要在解決本工種技術難題上發揮骨干作用;三是享有比一般工人高的經濟和政治待遇。“首席工人”還被當專家看待,擁有多項“優先權”,即:每月有100元津貼;可列席有關中層干部會議;在評先進、加薪晉職、破格評聘技師、繼續教育及享受學費補助等方面擁有優先權;有制止各類違章違規操作行為、直接向廠長反映各類重大質量安全事故隱患的權利。這些“權利”,代表了企業對首席工人價值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四名工人當“首席”
去年3月26日下午,西探廠在生產現場召開了隆重的“首席工人”頒證儀式,4名來自車、焊、鉚、鉗四大工種的工人成為首批“首席工人”。他們是通過個人自愿報名、基層民主評選、勞人部門資格審查、專業技術小組評審、黨政工聯席會議審定五個程序評選出來的。
“首席車工”尚勁飛從事車工近30年,勤于動手,善于思考,一絲不茍,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過硬的車工技術。他不僅解決了廠內外不少產品的加工技術難題,還改進了許多產品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在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培養青工方面做出了優異成績,曾獲得第二屆陜西省青工“五小”智慧杯競賽獎,省地礦局“五小”成果獎。“首席焊工”張雁崗干焊工20多年來,愛廠敬業、謙虛好學,能夠熟練操作各類焊機、氣割器具,不僅練就了過硬的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思想品德,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焊將”,在廠里多次焊工技術比武中名列前茅。他帶領的班組多次被廠里評為“先進班組”、“安全班組”。“首席鉚工”梁俊伍、“首席鉗工”陳曉華也是多次被廠里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工會積極分子、質量工作先進個人、勞模、先進生產者。
鉆研技術也會有出息
技術工人做“首席”,能工巧匠挑大梁,把“作業手”視為人才,從榮譽、地位和待遇上向有技術專長的優秀工人傾斜,是觀念和機制與時俱進的體現,它既是對優秀工人的激勵,又給普通工人確立了奮斗目標。
“首席制”對西探廠職工的震撼是巨大的,這就是成才不一定非要當“官”,鉆研技術也會有出息。工人在專業技術領域也可以實現自我價值,得到企業和社會的肯定。推行“首席工人制”以來,西探廠職工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提高,生產經營呈現紅紅火火的局面。該廠還將擴大“首席工人”的評聘范圍,讓最優秀的“工人明星”在生產經營工作中擔重擔、挑大梁,進而在企業真正形成“人人爭做知識型
員工,個個爭當首席工人”的氛圍,從而促進企業經濟的長足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