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的市場競爭形勢,雙星機械總公司在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客戶需求的前提下,不斷創新,通過推行內部市場化,提質、降耗,使廣大骨干員工對節約降耗有了新的理解,使得雙星機械總公司不斷朝著“節約型企業”邁進。
設備“賣斷”降消耗
為配合內部市場化的深入開展,也為實現“單臺設備單臺計量”的成本管理思路,雙星機械總公司為加工平臺的每臺設備都安裝上電表,并為每位設備買斷人配備了“設備消費金卡”,這樣每天消耗了多少水、電、油、刀具、各種低值易耗品及維修費用等,可以一清二楚,讓買斷人心中有了一桿“明白秤”。
由于設備被“賣斷”和租賃,職工由以前的打工仔變成了現在的“小老板”,工作狀態有了很大的轉變:空車運轉現象杜絕了,工作燈長明現象消失了,刀具消耗降低了,棉紗不隨手扔了,各種消耗指標直線下降,如:加工二車間6月28日至7月7日這10天的輔助材料額為575.75元,僅為設備“賣斷”前5月28日至6月6日10天輔助材料消耗額1574.25元的零頭,初顯設備“賣斷”后,職工當“小老板”的威力,也證明員工對待節約的態度,已由以前的為企業節約轉變為現在的為自己節約。
挖潛降耗角逐市場
5、6月份以來,加工平臺鈑金車間通過清理貨場,共利用各類積壓型材及板材下腳料165.7噸,直接為公司創造利潤63萬余元。
安裝平臺二車間不斷創新管理、修舊利廢,積極消化利用庫存物資,使庫存從年初的309萬元降到了6月底的167.55萬元,提前半年完成公司制訂的年內庫存資金占用降低到200萬元以下的目標。
雙星機械總公司不拘泥于單純的節約水電等輔助消耗,還將其范圍擴展到了積壓物資的重新利用上,對由于歷史等原因造成的庫存積壓,按照“零庫存”的目標,對積壓物資進行了層層分解承包,并通過各種激勵措施鼓勵優先利用。同時,隨著內部市場化的深入開展,廣大骨干員工也逐漸嘗到了利用庫存物資的甜頭,不斷通過創新對其進行改進后,重新利用。鈑金車間王義勤說:“挖潛降耗也是角逐市場的重要砝碼,在現有的條件內,只要有潛,就要去挖,像我們車間職工在清理貨場時,發現地下有擴建時期掩埋的各種鋼材,我們全部將其挖出來,重新利用了。”通過這些措施,6月份雙星機械總公司共降低1620萬元的庫存,比年初降低了33.6%。
技術創新是最大的節約降耗
“技術創新是最大的節約降耗”這一新節約觀念已深入每位機械員工心中。機械總公司根據實際生產和設備能力狀況,不斷利用新技術,在老產品上進行創新,在新產品上實現突破,成為節約降耗的最大亮點。在二次能源的綜合利用上,公司對所有老式加工設備和輔助生產設備進行了重新整修,共節約資金13萬多元,如對閑置多年的俄羅斯立式加工中心進行了破壞性創新,將其改為一軸手動、二軸數控的立式銑床,節約資金5萬多元。在老產品改造方面,通過優化結構、運用新技術等,1~6月,僅鑄機產品就節約成本387.6萬元。機械總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今年上半年共創造效益666萬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