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事件: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另外還將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目標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顯著高于去年1.1萬億的減稅降費目標。
增值稅下調預計提升機械行業凈利潤約3%:機械行業屬制造業,將享受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的紅利。企業實際繳納增值稅可通過教育附加費附加倒推得出。在增值稅率下調后,如若機械行業保持稅后價格體系不變,則以城市建設費及教育費等降低中增加利潤,按2017年中信一級行業指數成分股合計13.48億元,相當于提升行業整體凈利潤2.48%。如若按財報披露的應交增值稅近似實際繳納增值稅。2017年中信一級行業指數成分股合計應交增值稅75.34億元,整體歸母凈利潤為544億元。如2017年機械行業增值稅率按17%,稅率降至13%后將為行業減稅17.73億元,相當于提升行業整體凈利潤3.26%。其中減稅效果較為明顯前五大二級子行業分別為船舶制造(49.2%)、礦山冶金設備(6.01%)、鍋爐設備(5.33%)、運輸設備(3.78%)、機床設備(3.69%)。
因此,綜合來講,增值稅下調預計將提升機械行業凈利潤約3%。
議價能力強的各領域龍頭企業享受更多紅利:機械行業產品銷售一般通過含稅進行報價,增值稅稅率下降后,根據行業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不同影響有所差別,強勢企業及龍頭公司原材料采購與產品銷售議價能力較強,因此享受到的減稅紅利更為明顯。綜合考慮稅后價格體系不變及應交增值稅近似實際繳納增值稅兩種假設下的減稅后的利潤彈性,以及各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建議重點關注專用設備領域的(),公司在石化反應器、核島壓力容器、冶金成套設備領域均處于行業龍頭地位,公司成本端主要為由市場定價的鋼材及能源,下游為大型石化、電力、鋼鐵企業,有一定的產品定價能力;重點關注運輸設備領域的(),公司在軌交車輛領域處于壟斷地位,對上游競爭較為充分的車輛零部件有很強的議價能力;重點關注通用機械領域的(),公司在集裝箱、道路車輛、能化裝備領域優勢突出,也將顯著受益于減稅帶來的利潤彈性。另外可重點關注空港地面設備龍頭()及歐式起重機領域品牌優勢明顯的法蘭泰克。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