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行程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關于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等。
會議指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更加注重抓好大開放。在西部經濟快速發展與革新的沃土上,滋養了一批創業創新的典型民營企業,在西部明珠重慶誕生并扎根成長的馬上消費金融就是這樣一家企業。
成立三年多以來,馬上金融的成長壯大伴隨著重慶的發展與革新,馬上金融的創新發展早已深深融入重慶的經濟與金融體系中,成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重慶為馬上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與機遇,馬上金融也通過自身高質量發展反哺重慶經濟,以鍛造科技自主創新力為抓手,立志為重慶打造一家金融科技創新創業的樣本,并以金融科技為驅動,深耕新零售金融,助力重慶市消費轉型升級,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表示,在2014年下半年創業時便預見科技和金融一體化,尤其是小額分散的消費金融,所以馬上金融持續發力科技加金融。“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趙國慶坦言,尤其是投入了大量研發想要盈利就變得格外艱難。目前馬上金融擁有900多人的科研團隊,從基礎底層的應用系統到智能應用系統,先后自主研發了400余套與零售信貸相關的全部系統。正是這樣大量的真金白銀的投入,才打造了馬上金融自主研發的科技創新硬核實力。這一屬性既能支持企業自身業務,更有利于其向金融機構、同業伙伴輸出科研能力。
金融科技的應用深刻地改變了消費金融業務的市場營銷、風控,使得傳統金融業務無法覆蓋的長尾客戶被納入到消費金融服務范圍中來,大大提高了長尾客戶的金融可得性。馬上金融擁有當下最核心的風控技術,包括人臉識別、活體檢測、ocr文字識別、智能信審、反欺詐模型等,貫穿產品營銷、貸前欺詐調查、貸中審批、貸后智能催收的全生命周期風控模式。在貸前的信用偵測中,全面運用人工智能算法,并搭建“決策引擎”實現風險規則的快速迭代和智能化決策。在反欺詐方面,運用復雜網絡技術,可以實時識別出團伙欺詐,達到毫秒級追蹤,大幅提升實時反欺詐的效果。擺脫了傳統金融服務繁瑣的程序和時空上的限制,同時也要降低了用戶時間空間成本。
來源:網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