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plas開發出了先對鋁合金進行特殊表面處理形成納米級凹凸、然后再與樹脂一體成型的“納米模鑄技術”,并在“ipf(國際塑料展)2005”(2005年9月24~28日、幕張messe)上進行了現場成型演示(圖1)。索尼也同時宣布2005年7月上市的數字投影儀“vpl-cs20/cx20”的機殼將采用這種技術。大成plsa今后的目標是將這種材料廣泛應用于超薄顯示器機殼和汽車部件。
該技術首先對鋁合金進行濕式表面處理----首先使用水槽進行3道處理:(1)用堿性溶液處理;(2)用酸性溶液處理;(3)用特殊溶液處理(該公司稱作是“t處理”),在這三個步驟結束后再進行水洗干燥。其中第(3)步的特殊溶液是此次技術的點睛之筆。經過上述處理,鋁表面就形成了直徑20~30nm、深20~30nm左右的納米級凹凸。
成型原理為:先將經表面處理的鋁合金薄板插入射出成型用的模具中,通過硬質樹脂成型加工,樹脂酒會流入鋁合金表面的凹凸,憑借鉚接效果粘合在一起。在破壞試驗中發現,接合部位沒有裂開,而是樹脂材料部位出現破裂。會場演示的材料抗拉力試驗中,這種材料可以承受500kg/cm2的力量。
可接合的樹脂僅限于pbt和pps這樣的結晶性樹脂,非晶樹脂完全接合不到一起。原因估計是:上述2種結晶性樹脂熔融時流動性很好,所以容易嵌入到鋁合金表面的凹凸里。至于鋁合金方面只要是1000~7000號的展材就沒有問題。鋁鑄材料雖然沒有展材的抗拉力效果好,但也可以與樹脂接合。
大成plas希望使用該技術開展如下業務:(1)承接使用該技術生產零部件;(2)表面處理業務的承接;(3)技術授權。索尼投影儀屬于上述(1)業務方式。在此次的ipf上,該公司表示還將開拓更多的應用領域。
設想的應用領域包括數字家電和汽車領域的輕量部件等。比如液晶和pdp等大屏幕超薄電視方面,目前大多使用樹脂的射出成型材料,但隨著屏幕尺寸的不斷加大,機身重量的增加已經成為急待解決的課題。因此,業界人士認為機殼部位采用鋁薄板、軸孔座等固定部位采用樹脂有望減輕產品整體重量。另外,汽車方面,如果將后備箱等使用鋼板的部件改為鋁合金薄板的話,就可以減輕重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