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掀起“造芯”運動,給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市場帶來了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市場興旺
中國半導體市場非常巨大,同時又是發展最快、遠未飽和的市場,它的吸引力是無法估計的,因此世界芯片制造商爭先恐后地登陸中國內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在建、擬建的半導體生產線多達數十條,如華虹nec、珠海南科、上華科技、海力士、康福超能半導體、納科微電子、綠山集成電路、中寧微電子、新進、茂德科技、方正微電子、樂山-菲尼克斯、聯微、西岳電子、日銀微電子、深愛半導體等。
目前中國內地foundry生產線建設出現了新的動向:中國內地高端foundry廠的定義已從8英寸轉向12英寸;8英寸生產線已成主流,擬建的6英寸項目幾乎消失;臺資投建項目暫告一段落,美國半導體公司淘汰的8英寸設備成為中國內地foundry生產線的推動力;受產業遷移趨勢影響,采購舊設備還是投資者的首選。
中國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市場呈現供需兩旺局面,買方、賣方市場十分火暴。本人認為,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市場旺盛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二手設備是追逐利潤廠商最好的選擇;集成電路產業需要巨額投資,而國內資金相對短缺;當前半導體產業利潤空間趨小的市場環境決定了投資商不可能去花大錢購置新設備;二手設備生產線只需要新設備的1/3或1/5的價錢。
而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賣方市場的存在也是由下列因素決定的:半導體業升級速度很快,產生大量淘汰設備;半導體設備折舊年限一般為5年,許多生產線已折舊完畢,以什么樣的價格出售都不算賠本;半導體業的競爭產生一些虧損企業,這些工廠要關閉出售。
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面臨挑戰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市場存在巨大的市場機遇,同時不容置疑,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技術層面。離子注入機所注入的晶片尺寸從原來的4英寸、5英寸、6英寸為主過渡到現在的8英寸,甚至更大尺寸;所加工的線寬從幾微米,到0.8微米、0.5微米,再到0.25微米、0.18微米、0.13微米,因此設備越來越復雜,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翻新難度越來越大。
第二是資金方面。伴隨著設備檔次的不斷提高,設備也越來越昂貴,要求翻新公司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大,面臨著很大的投資風險。
第三方面體現在貨源上。二手設備是用一臺少一臺,就好像是無源之流水,終有一天會斷流,二手離子注入機貨源也正在慢慢枯竭,越來越難找到滿足用戶所要求的二手機,這就需要翻新公司針對客戶的具體要求,對注入機的某些部件進行重新設計、加工生產,如離子源的改進設計以提高離子源的壽命,注入靶室擴容升級等等。
翻新需要各方面人才
基于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這就要求從事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的技術團隊必須包含各種專業門類的技術人才,單個或幾個工程師的力量已無法滿足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的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的需要。目前,從事二手離子注入機翻新的技術團隊良莠不齊,市場競爭處于一種無序狀態,少數不具備翻新技術實力的公司采用“靈活的”市場調節手段來吸引客戶簽訂合同,但他們沒有能力為客戶調試出滿足用戶要求的設備,由于他們已收取客戶大部分合同款項卻不能給用戶調試滿足他們要求的注入機,致使客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時間損失。市場的無序競爭最終的受害者是半導體生產廠家和真正有實力的二手設備翻新公司。因此需要廣大半導體生產廠商和真正有技術實力的二手設備翻新公司聯手一道來規范二手設備市場,達到雙贏的目的。
北京中科信電子裝備有限公司是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48研究所為技術依托,在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專門從事以離子注入機為主的半導體專用設備研制、開發、生產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已開發出了高水平的離子注入機,并將以此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大力發展各類型離子注入機及其他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生產專用設備,建成國家以離子注入機為主的半導體專用設備工程研發中心和產業化生產基地、備品備件供應基地、設備翻修翻新與服務基地。
二手機將被國產新設備取代
筆者認為,雖然中國內地二手離子注入機市場十分紅火,但在不遠的將來二手離子注入機必將為國產新的離子注入機所取代,這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
首先,二手離子注入機雖然售價不高,但由于其下線前已經使用很多年,差不多快到其壽命了,退出舞臺是歷史的必然。
其次,二手離子注入機故障率較高,工作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嚴重影響半導體廠商的正常生產,并且運行、維護及保養成本極高。
最后,國產離子注入機已經在技術上過關,如北京中科信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入機整機已成功打入我國某大生產線,經過數十年的潛心攻關,目前可以按用戶要求生產各種檔次不同、好用、適用、可靠性高的注入機,性價比遠遠高于同檔次的二手注入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