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七天,周一到周五,宣碧華在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處理公務,周六和周日,他的身影又出現在了杭州東華鏈條集團他的董事長辦公室里。就這樣,兩年多里,來往于常州、杭州之間,時而鏈條業“老將”,時而農機界“新兵”,宣碧華的角色來回轉換。
就在前不久,首次以直選方式進行的鏈傳動分會理事長選舉中,宣碧華以高票再次當選,這是同行們對他這位鏈條行業領軍人物的肯定。
接著,中國農機協會又因其成功收購東風農機,并救活了這家已有50多年歷史的老國企,評選他為中國拖拉機工業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
“東華”蓄勢欲再上臺階
鏈條業是宣碧華的老本行。自宣碧華1991年創辦東華鏈條以來,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如今的東華早已穩居行業龍頭。東華百分之六七十的鏈條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中東、澳大利亞等國和地區,并為美、日、德、法等國的40多家企業提供貼牌服務。
但宣碧華清楚,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中國鏈條業,東華下一步的發展至關重要,用他的話說,“已經到了一個十字路口?!?/p>
如果把日、美、德、英、意這些國家的鏈條企業比作“老牌貴族”,那么東華鏈條現在的水平只能算是個“中產階級”,宣碧華這樣形容東華與國外企業的差距。他說下一步就是要爭取進入國際“貴族”行列。
產品要向中高端發展,避免與同行在低端市場拼殺。爭取中端產品的質量更穩定;爭取用5年的時間在高端的產品上有突破,10年達到一定份額。作為行業的理事長單位,宣碧華覺得比別的企業更多了一份責任。
“開拓國際市場最關鍵的是要增強國際市場的經營能力,不僅僅是多接訂單,也不能僅滿足于為國際知名企業貼牌。很多企業的國際貿易可以,出口創匯也不少,但國際市場的經營能力欠缺。表現在我們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沒有知名品牌,也沒有形成成熟的銷售網絡,更不要說到位的售后服務,以及超前推出新品引導市場了。我們現在靠的就是廉價,再好一點就是靠優質廉價打到全世界。其實在此基礎上完全可以進一步精耕細作,但我們遠遠沒有做到。東華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闭且驗閷ψ陨碛兄@樣清醒的認識,宣碧華在5年的貼牌生產過程中,逐漸開始注重“東華”品牌的推廣。目前已在70多個國家注冊了“東華”商標,“東華”品牌的外銷額去年占到出口總量的20%,這個比例今后還將上升。
談及外資的進入,宣碧華認為,國外企業一直在關注中國,有的已進入,設辦事處,建工廠,并與中國企業尋求合資、合作,中國鏈條行業中三資企業的比例將不斷提高,東華也與國外同行保持著交流與合作,但前提必須是自主、自控。
宣碧華還總結了企業發展中的五對關系和五個同步。五對關系是:市場優先訂單,質量優先數量,效益優先規模,團隊優先個人,文化優先制度;五個同步是: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兼顧,快速發展與穩健發展協調,技術裝備與人力資源并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同步,社會、企業、個人三者利益統籌。也正是這五個關系和五個同步決定了東華下一步的發展。
“前5年東華的發展比較迅猛,今后的5年,我們將把腳步放緩、放穩,保持平穩增長?!碑攩柤皷|華會不會再搞并購,宣碧華回答說:“東華在近期暫時不再搞擴張,也不簡單追求上規模。當然這并不等于不要發展,而是要掌握節奏,要顧及后續力量。為了東華今后更好地發展,我們需要一個蓄勢的過程?!?/p>
“東風”浴火重獲新生
雖然東華在鏈條業發展的態勢不錯,但讓宣碧華伸展拳腳的空間畢竟有限,進入主機業,他“蓄謀已久”。
2003年是宣碧華動作最大的一年,上半年并購盾牌鏈條,下半年就是東風農機。
兩家雖都是國企,相比較而言,盾牌處于鏈條本行,把握性大,收購的資金只有1000多萬元,承擔的國企員工人數也不多,操作起來游刃有余。
常州東風農機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國企,但到2003年初時,當地媒體報道,其虧損額已超過3000萬元,負債總額5.4億元,負債率高達126%,設備開工率僅在30%左右,1300多人待崗,已是一個將死的企業。而當時的農機市場尚未復蘇,但宣碧華這個精明的浙江商人卻從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感受到中央對“三農”問題開始重視,從而預見到農機行業的春天即將來臨。此外,宣碧華還看中了東風農機經過50年積淀所累積的人才、產品、技術等無形資產。
“風險當然有,沒有一點擔心也不可能,但我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東華有這個能力。”
入主東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主要做好干部職工的工作。為解決關系職工利益的歷史遺留問題,他比原先的承諾多付出了上千萬元,他憑自己的寬容和氣度贏得了員工的心。通過人性化的改制,大部分的干部職工留了下來,一些走了的又回來了,生產很快得以恢復。
第二步就是求發展,做了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改變東風農機以往只做小拖,不做大中拖的產品格局,并已取得成效。在前不久的合肥農機訂貨會上,他們推出了90馬力以下的全系列產品,讓所有到會的同行和用戶見到了一個全新的“東風”。去年還投入3000萬元進行一期技改,擴大輪拖生產量。今年二期技改也已啟動,到2007年滾動投入1.5億元,爭取到2008年實現輪拖年產3萬臺的能力。
二是在市場開拓上,從區域市場轉向全國市場,同時重點突破外銷。宣碧華認為,今后3~5年,農機行業都將處于高速增長期,國外市場形勢也不錯。去年東風出口美國240臺拖拉機,今年會有更大的突破,全年出口創匯目標是2000萬美元。
三是構建大制造系統。過去國企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產品都自己做,結果哪樣也做不好。宣碧華決定除將關鍵零部件留在企業自己做,其余都拿出去,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尋求協作配套。
四是加強國際合作。宣碧華談起與日本井關的合作一臉興奮。東風幫助日本井關在中國市場銷售收割機,日方則承諾在研發上給予東風技術幫助,同時負責免費培訓中方人員,特別是雙方將共同研發一款適合欠發達地區使用的中檔拖拉機?!斑@是一個雙贏的合作,它將進一步促進東風農機技術水平的提升。”
誰能想到,僅僅兩年時間,將死的東風農機不僅恢復了元氣,而且開始了“奔跑”,今年將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2006年的目標是10億元,2008年則達到15億元,并躋身業內第一方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