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機集團)近年來大力推進四大結構調整,適時實施低成本擴張,建立了以機床制造為主業,鑄件鑄造業、科技園孵化基地等為支撐的多元化經營格局,形成了轄屬17個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的集團化組織框架,使生產經營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銷售收入名列中國機床行業前十強,上繳稅金名列行業前茅。其經營模式被譽為中國機床行業企業發展的杭州模式。
學習型企業長盛不衰
杭機集團按照學習型組織要求,推進產品、生產、產權和產業四大結構調整,建成柔性、瘦身、敏捷的集團化組織體系,把創建學習型企業作為熔鍛精英隊伍、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打造百年杭機的組織載體。公司在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提高企業的自我學習、自我組織和自我調整能力,開發人才潛能,提高員工素質"的要求。并據此制定了《關于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實施綱要》,確定了創建目標、主要任務和系列措施,對創建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并要求融入企業各項工作之中,以使企業充滿生機活力。
創建學習型企業從管理者做起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博士說過:"您惟一的競爭優勢,是具有比您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杭機集團高層管理者不斷吸收、學習新的經濟和管理理論,用以指導實踐,在復雜的局面中保持清醒頭腦,以保證對企業發展作出正確決策。
杭機集團每年創新中高級管理人員述職考核辦法,對中高級管理人員分層次進行年度述職、答辯、考評,通過充分交流,形成互動;綜合考評結果反饋時,重視溝通、達成共識,以強化企業價值觀。集團每周召開一次公司高層例會,過去都由董事長或總經理主持,現改為由每個領導成員輪流主持,使每個領導成員都有把握集團全局、思考決策的機會。今年初,公司董事會換屆,采用直面廣大股東的"海選法",重新聘任經營班子,這樣產生的領導團隊更具群眾性和權威性。
學習型企業鍛造精英人才
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稀缺人才的競爭;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人才。
為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去年7月,杭機集團與杭州市經濟管理培訓中心聯合辦學,成立集團教育培訓基地,引入時代光華遠程教育課程,為中高級管理人員提供菜單式服務,使傳統的車間主任或分廠廠長向適應市場經濟和集團化管理的職業經理人轉變。
為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技術研發隊伍,杭機集團成立了員工教育委員會,健全完善員工教育培訓體系,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實行兩級辦學培訓,按工資總額3%提取教育培訓費,確保資金到位。公司還實行技術帶頭人和工種帶頭人制度,經過幾年的運作,評聘辦法和相應的配套政策日趨完善。2005年經過申報、推薦、考評,產生了第五批技術帶頭人19名,工種帶頭人60人。這兩種帶頭人的示范作用,有效地促進了全體技術人員和員工素質的提高。
杭機集團重視學習型員工典型的表彰和宣傳。在每年初的公司慶典上,都要表彰一批優秀的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員工、質量工作個人名牌和質量信得過個人等。對優秀技術帶頭人、被評聘為高級技師的員工、被評為杭州市職業技能帶頭人和技術創新能手的員工,杭機集團報用專刊專版進行有力地宣傳報道,塑造了新一代杭機員工形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