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數控系統發展座談會日前在武漢召開。與會代表就加快發展我國數控系統產業、制定數控系統產業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會議認為,讓中高檔機床裝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大腦”的時機基本成熟。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干事長吳柏林指出,目前國務院通過了《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其中重點發展的項目中包括: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這有助于我們統一認識,堅定信心,并依此制定出我國數控系統產業的發展戰略。
國家發改委工業司機械裝備處處長程竹生說,數控系統作為數控機床的核心技術,一直受到社會和各級政府的關心與關注。回想幾年前,吳邦國同志在對發改委布置國債技改工作時,提出了支持工業發展的六個領域(機械、電子、紡織等),產品只提了一個,就是要支持數控系統。程竹生認為,要放手讓更多的企業去搞數控系統,從中發現有潛力的苗子。通過扶持和依靠這些苗子,我國數控系統的發展才大有希望。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提出,當前發展數控系統,重點要把批量搞上去,要讓用戶建立起使用國產系統的信心。批量上去后很多問題的解決就容易了。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表示,我國中高檔數控系統產業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階段,但曙光就在前面,對此要有堅定的信心。“再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一定能開創出中國數控系統美好的明天。”他說。
在市場中拼殺出來的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憑借珠江三角洲的地域優勢,僅幾年的時間便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據該公司董事長何敏佳透露,2005年,該公司的數控系統產銷量可達到24000套,到2011年年產各類機床數控系統可望達到10萬套。
吳柏林指出,從戰略上來說,我國的數控系統產業的發展只靠市場調節還不行,應該得到政府的支持。現在,國家重視了,政府支持了,關鍵就要看我們的企業怎么干了。作為數控系統生產企業要加強與主機廠和配套廠的聯系,提高合作的質量,相互配合,共同促進核心技術的提高。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專家徐尚文在發言中說,國產經濟型數控系統在技術上已經基本成熟,由于成本上的優勢,已經在市場上占據了主流地位,強化和鞏固這一陣地已不成問題;普及型數控系統是我國市場需求的主體,目前國外品牌占主導地位,國內企業要與主機廠合作,全面提升系統的應用水平,做到適用、好用、耐用,由此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在高檔數控系統領域,建議采用技術跟蹤、引進消化吸收、實現自主開發的發展思路,在消化國外高檔系統的基礎上,結合“十五”攻關成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檔數控系統。
徐尚文認為,市場拉動力、企業內動力、政策推動力,三力合一是促進國產系統發展的重要條件。國產數控系統要在市場上取得突破,應加強主機廠、系統廠、用戶廠三者間協作,在開發、生產、驗證、使用等各個環節加強信息溝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