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萬向集團正在考察我省的汽車底盤生產企業,希望借助吉林國企改制,完成其產業布局
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的愿望——汽車配件夢,有可能在吉林得以實現。
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浙江萬向集團正在吉林省的國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尋找并購的目標,一旦并購成功,這將是萬向集團繼收購st蘭寶后,第二次涉足吉林省的汽車零部件產業。
外域資本爭投我省汽車業
“浙江萬向集團、湖北的通達集團以及香港輝躍、臺灣輝虎等多家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都對我省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與我省的幾個正在進行改制的國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進行著接觸。”
早在今年5月份,當吉林省政府在向外界拋出公主嶺軸承廠、白城通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在內的10戶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招商意向書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能吸引來這么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注意。
13日上午,吉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一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目前,國內著名的民營企業浙江萬向集團正在考察我省的汽車底盤生產企業,而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則希望借助吉林國企改制的機會,來完成他的產業布局。
事實上,吉林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早就被外域資本“瞄”上了。據相關人士介紹,早在今年的9月4日,來自寧波的華翔集團就用8000萬元的資金,受讓了長春消聲器廠的大部分國有股權,并組建新的股份公司。同月,來自于韓國的錦湖輪胎斥資數億美元,欲在長春市打造亞洲最大的輪胎生產基地。
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將抱成團兒
招商引資、借用外力只是我省汽車及其零部件企業發展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省政府更希望吉林本土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聯合起來,形成抱團兒的合力來壯大整個汽車產業。這在吉林省國資委成立之初就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
“當時的想法是,打算以吉林省機械控股公司下屬的5-6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為基礎,同時向全國廣泛尋求一級汽車零部件配套廠商,采取合資合作的方式,組建吉林省汽車工業集團。”13日,吉林省國資委的一工作人員說,“吉林省汽車工業集團的組建無論在規模還是體制上,都會有前所未有的變化,也將成為吉林省汽車產業自我改變的一個樣本。”
據他介紹,目前,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產業主要問題是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差、未進入國際市場分工體系。而隨著國內整車企業在零部件采購方面的全球化,顯然對吉林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大多數為地方工業,特別是為一汽配套,如果不能在技術和質量上盡快調整提高,將影響地方工業的發展。
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助推產業整合
就在吉林省汽車產業及零部件產業在采取“外引內培”的發展戰略的同時,吉林省也將汽車產業的目光轉移到了海外出口方面上來,并助推產業進一步的整合。據了解,為了加速我省汽車零部件出口的能力,吉林省還向國家提出了建設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申請,并在近期得到了正式批準。
資料顯示,在2004年,吉林省汽車零部件的產值達206億元,但其中出口交易值僅4億元。全省有195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而能實現出口產品的企業僅有15家左右。
“這個基地建成后,將用優勢企業重組和并購一些互補性比較強的企業,形成集約、集團化優勢,增加行業的整體競爭實力,更能擴大出口的企業數量與規模。”吉林省汽車產業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