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2019年春節“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的重要實景展品——依據故宮博物院檔案藏品研究成果而復原制作的“天燈”和“萬壽燈”,即將于近期進行拍賣。院方表示,此次拍賣所得善款全部用于貧困地區的教育和文化事業。
據了解,復原品天燈、萬壽燈由故宮博物院下屬企業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資承擔復原制作和搭建工作。為了讓本次公益拍賣活動順利進行,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向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故宮基金會)捐贈天燈、萬壽燈,并由故宮基金會完成對天燈、萬壽燈的公益拍賣。
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成立于2010年10月,是由故宮博物院發起,多位企業家參與的非公募基金會,其宗旨是維護故宮博物院藏品和建筑,為故宮博物院學術研究和公眾服務提供支持,并擴大故宮博物院國際國內影響力。2017年被北京市民政局認定為慈善組織。
一單霽翔院長表示,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在公眾服務、展陳提升、文化創意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和佳績,故宮博物院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獲得諸多機構和人士的慷慨捐資。為支持國家扶貧工作,吸引社會各界關注,以博物館文化創新能力反哺貧困地區,故宮博物院做出了此項決定。他還透露,這將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于拍賣的天燈,萬壽燈展品。此后故宮將制作方便拆裝的天燈和萬壽燈,在重大活動中使用。
根據研究成果,萬壽燈因主要承擔裝飾功能,其造型和裝飾格外精美繁復。燈樓即頂部的亭子,在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式樣,乾隆朝以前是彩漆六角重檐亭,至遲在嘉慶十三年以后是金罩漆圓形攢尖重檐亭,現在在乾清宮丹陛上與皇極殿丹陛上的萬壽燈座是六面體,正是為與六角形燈樓相呼應;燈樓的內部安裝六扇仙人風扇,即圍繞一個木柱嵌有六扇繪有仙人的扇面,這六扇仙人可以轉動,像走馬燈;燈樓下部有云托,即刻有云紋的半圓托;上有八叉蹲龍,龍口內有環,可挑起燈聯;為穩固八叉蹲龍,其下還有弧形的支撐桿,形同戧木,因上面亦有云紋而稱云戧;蹲龍上對應有八仙人;燈聯正反兩面均有文字,共十六幅,每聯兩幅對仗非常工麗,歌舞升平、吉慶祥瑞等內容一一鋪排;為防止燈聯隨風飄動,設有墜風甜瓜式銅鼓,每聯一鼓;為穩固整個燈桿,下面還有四根戧木、四個古銅銅墜。
而樹立在丹陛下的天燈,也是源于我國民間舊時習俗:春節前后在高處懸掛燈盞。此燈徹夜通明故謂之“天燈”。清宮廷中豎立天燈的含義與民間基本一樣,就是作為高位照明燈。
此次在復原天燈、萬壽燈的過程中,采用了鍛銅工藝技術,這項工藝技術源自中國傳統的銅浮雕。該技術主要在設計好器行或圖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屬板上加工出千變萬化的浮雕狀圖案。天燈、萬壽燈燈柱上的龍紋都是由工匠師傅們采用鍛銅工藝用皮錘手工鍛造,力求最大限度的復原天燈、萬壽燈上的每一處細節。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