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6年春天的到來,曾經遭受歐盟反傾銷制裁的我省鑄件企業終于起死回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2月1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接受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就鑄鐵井蓋反傾銷案提出的價格承諾。作出價格承諾的我國企業有22家,其中包括我省的9家企業。這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歐盟對所有對華反傾銷案中第二次接受價格承諾,第一次發生在2002年的彩電行業。
2004年4月30日,歐盟對我國出口歐盟的鑄鐵井蓋發起反傾銷調查,我省34家涉案企業積極應對。2005年7月29日,歐盟委員會對該起反傾銷調查做出終裁,認定我國出口歐盟的鑄鐵井蓋對歐盟同類產業造成了產業損害,且大部分出口企業存在傾銷,決定采取反傾銷措施。通過積極應訴,我省的石家莊全鑫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豐泰(邯鄲)合金鑄造有限公司和省外3家企業獲得了市場經濟地位,并得到零稅率。另外,全國還有5家企業獲得了18.6%至37.9%的分別稅率,我省3家企業———泊頭市白佛堂鑄造有限公司、河北順達鑄造有限公司和河北易縣長安鑄造有限公司分別獲得了28.6%、28.6%、31.8%的分別稅率。而我省其余的涉案企業,由于應訴失敗,被裁定統一征收高達47.8%的反傾銷稅率。
至此,雖然我省鑄鐵井蓋出口企業應訴歐盟反傾銷調查取得了積極效果,但是,除獲得零稅率企業外,大部分企業,包括3家獲得分別稅率的企業仍然面臨高額的稅率,其生產和經營遭受了重創,有些企業只能慘淡經營。一家代理鑄件產品進出口的外貿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鑄鐵井蓋的附加值很低,算是比較低檔次的產品,生產廠大多是鄉鎮企業、私營企業,企業年生產量一般也就三四千噸左右,主要靠價格優勢打歐洲市場,47.8%的反傾銷稅一開征,歐盟這塊市場基本上就完了?!?/p>
為了爭取繼續生存的機會,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組織下,國內22家鑄件企業共同向歐盟提出實行價格承諾的要求,我省3家獲得分別稅率的企業與另外6家被裁定征收高額反傾銷稅的企業就在這22家企業中間。2月17日,價格承諾終于獲得歐盟批準,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被指定為承諾惟一監控單位。這意味著,只要企業獲得機電商會的價格承諾證明,就可按最低限價出口而不必繳重稅。
省商務廳進出口公平貿易和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張建國告訴記者,價格承諾就是被反傾銷調查的出口商承諾主動提高價格,只要歐盟同意就可避免被征收反傾銷稅。多家企業的價格承諾通常由涉案企業委托進出口商會統一協調,經律師與歐盟委員會談判來確定具體條件。按2003年中國輸歐鑄件產品510歐元/噸的平均價格計算,加征47.8%反傾銷稅后實際價格將提高到1000歐元/噸左右,而現在依據價格承諾協議,從2月18日起至4月1日的第一季度,承諾的最低出口限價(到岸價:cif)僅為641.1歐元/噸,顯然比征稅劃算得多,而且,實行價格承諾后,我省鑄件出口企業將重返歐盟市場,不僅將擺脫無序低價競銷,也有利于企業提升利潤空間。
“能達成價格承諾協議固然很不容易,但拿到了不是句號,而是挑戰的開始?!庇嘘P人士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企業怎么遵守規則執行好價格承諾。中國企業能否真正從價格承諾中獲得實惠,關鍵在執行,否則不僅會損害鑄件行業,也會使中國其他出口行業今后在應訴反傾銷申請價格承諾時難上加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